斗门美景
日前,2018年珠海斗门区十件大事评选活动启动,20条目录候选引领斗门蝶变。笔者从候选条目中发现,党建精神、经济发展、基础建设、民生实事、品牌荣耀等关键词串起了斗门这一年来的重大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的美丽蓝图正逐步勾勒显现。据悉,本次评选由群众投票和专家评选相结合,从20个候选条目中选取得票最多的前十名。投票时间是2018年12月20日-2019年1月15日。关注“今日斗门”官方微信公众号或珠海市斗门区人民政府网站进行投票。
关键词
党建精神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广东,为新时代广东发展把脉定向、掌舵领航,吹响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角,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借助这次契机,斗门区迅速学习宣传,并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以新担当新作为把斗门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说起改革,近年来斗门区在改革上干劲十足。农村综合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国资国企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政务服务管理体制改革……从2014年起,斗门区每年都会推出“十大改革”,至今已连续5年共推出50项改革创新课题。
为了破除体制机制藩篱,推动斗门高质量发展,今年年初,斗门区通过实施开展思想大解放学习讨论培训、斗门大发展深调研、深化“敢担当有作为”、“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责年、改革攻坚提速、提振实体经济、城市建设提质、民生福祉提升、营商环境提优、全面从严治党等“十大行动”,扎实推进“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效率大提升”。
与此同时,《斗门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 年)》出台,方案提出通过三年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促进全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此外,斗门区对黑恶势力“零容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推进。通过深入推进“平安斗门”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防控工作,着力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今年,斗门区委发出动员令,积聚新动能,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为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和现代农业为重点,集聚创新要素,促进产业、人才、资金、资源有效融合,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走出一条具有斗门特色的创新发展路子,将斗门打造成为珠海“二次创业”新引擎。
为此,斗门区出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多项举措,《斗门区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斗门区质量强区奖励办法》、《斗门区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等多条举措,举1.3亿元扶持资金,揽“真金白银”力促斗门区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今年,斗门区大力实施开放引领战略,积极对接“一带一路”重点国家和地区,搭建经贸发展平台,推动外资外贸稳增长,做大开放型经济规模,全区签约总额大幅上升,2018年共签约正川科技、轩宇科技等等89个项目,签约总额137.705亿元,比2017年全年签约总额高135%。
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为斗门带来了人才的集聚。斗门出台“斗门黄杨英才”系列政策,系列政策由25份文件组成,其核心内容是通过三个措施,对“珠海英才计划”进行两推动一补充:推动对企业引才育才的支持力度;调动社会力量形成合力,推动各类人才集聚;凸显斗门特色,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引进适应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
基础建设
细心的居民会发现,近年来斗门的居住环境正在逐步提升。新春伊始,为进一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全区各级“定规则、立规矩、做标准”,掀起推进绿化、美化、净化,建设绿城、花城、公园之城的热潮。斗门区实施“三化三城”行动,努力打造美丽斗门样板。
另一方面,斗门区认真贯彻落实“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等要求,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努力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上走在最前列,先后发布《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区划通告》和《畜禽禁养区养殖场清理工作方案》。斗门区投入10亿元改善生态环境,着力打造珠海西部生态新城。
与此同时,斗门区举全区之力开展 “三清三拆三整治”活动,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以《斗门区乡村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为抓手,通过经费补助、政策扶持等举措,鼓励各村(社区)因村制宜,开展黑臭河涌整治、危旧房清理、厕所革命、村间路提升、微景观营造等,促进村居环境的有效治理,全面提升、优化乡村人居环境。
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18年,斗门区持续推进乡村道路硬底化路网建设项目,乡村道路硬底化工程新建、改建19条路和改造危桥1座,共计15.4公里,50人以上自然村实现了100%硬化,硬化里程达200公里。
关键词
民生实事
民生实事切身百姓,人们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今年,斗门务教育阶段学校新建、改建、扩建(包括前期)工程达86个,实际使用资金近3亿元,圆满解决全区10835名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难题。珠海中学项目顺利推进,将于2019年9月投入使用,新增约6000个公办高中学位;珠峰实验学校、齐正小学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加上实验二小新增年级,预计新增学位近1000个,将极大缓解2019年招生难题,西湖学校项目开工在即,规划占地面积51555平方米,将提供2280个学位,为全区义务教育迈向优质均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年中,珠海市重点民生工程——珠海市西部医疗中心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首期将建设1000张床位规模、定位为集医、教、研、健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按照规划,珠海西部医疗中心将于2021年6月建成。与此同时,斗门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新跨越,其中,遵医五院(斗门区人民医院)新院正式投入使用,占地160亩,床位近1000张,集医疗、教学、科研、防治为一体,是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三级医院。
在低收入人群方面,斗门全面落实区内低收入群体3979户7032人的八大帮扶措施,已基本完成644户低收入困难户住房改善,全区已经拨付住房改善补贴款3000余万元,配合市委农办加快推进全区低收入群体精准帮扶动态管理系统的建设,打通民政、人社、医疗、教育、妇联、残联等相关部门数据对接壁垒,对全区低收入群体的信息采集、建档立卡进行动态监测、动态管理。
关键词
品牌荣耀
2018年是斗门荣耀四射的一年。6月2日,“中国禾虫之乡”授牌仪式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亚太水产养殖展馆四号馆举行,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正式向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颁发“中国禾虫之乡”牌匾,继“中国海鲈之乡”之后,斗门区再添一国家级荣誉称号。
按照部署,斗门将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培育出一批特色产业强镇强村,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发展,强化“海鲈之乡”“禾虫之乡”品牌带动效应,培育农村农业发展新动能,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色。
今年,斗门成功打造出“文化节”“体育节”“旅游节”“美食节”四大品牌活动,并以此为抓手,展示斗门特色文化艺术、传统民俗文化和餐饮文化,“吃在斗门、玩在斗门、乐享斗门”的口碑已渐入人心。预计今年全区实现接待游客8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4.1亿元。其中,接待过夜游客180.3 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2.6%、11.5%和10.4%。
在体育事业方面,由斗门区输送的6名运动员参加了第18届亚洲运动会4个大项7个小项的比赛。斗门运动健儿冯国敬、梁丽平分别作为队长,率领中国男、女子龙舟队获得两金两银,斗门白蕉籍运动员梁丽平带领的女子队,奋力夺下直道竞速200米金牌,500米银牌;斗门籍运动员李强斩获男子200米单人划艇金牌,以他们为代表的6名斗门健儿,共收获4金3银。
(杨雪薇)
新闻推荐
旺旺狮子鱼黄椒鲈鱼卷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治家古代诗人范仲淹曾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