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袁平峰建设生态美丽宜居乡村,珠海市斗门镇南门村是该区全域推行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从先行一步创立中国第一个农民度假村,到近年来在农村综合改革等领域率先破题,再到如今在全域推行人居环境整治,40年来,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珠海市斗门区的乡村历经了多次“升级”,产业进来了,村庄更美了,村民的生活富足了。
文化古镇蝶变工业强镇
“我们是南宋魏王赵匡美的后裔,‘皇族文化’也因此成了斗门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张名片。”南门村菉猗堂内,村书记赵悦崇尽诉这一村落的古典韵味。
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的斗门,喊出“以制糖工业为龙头,大力发展轻工业”的口号,南门村的农民纷纷“洗脚上田”,用曾经种米养鱼的双手,打造出流水线上的造富传说。
今年43岁的南门村党支部委员赵立汉见证了这段历史。“从小开始到现如今,通过走出去的形式,越来越多的南门村村民走上了创业、兴业的道路,成为了先富起来的个体户。”
与此同时,南门村所在的斗门镇也走上了一条工业强镇的道路。以格力凌达压缩机为代表的工业企业率先落地,业成轨道、格莱利摩擦、紫翔电子等高新技术企业在此加速聚集,构成了斗门镇工业化发展的“先锋部队”。
高标准规划激活历史文化资源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南门村沉睡已久的历史文化资源正在“苏醒”,该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南门村11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规划得齐齐整整,又各具特色。200年前,这里的主人就注重规划了。古屋和古庙堂布局整齐,还修了一条护庄河,绕一圈正好1000米。”赵立汉拿出一本厚厚的规划文本,脉络清晰地介绍接霞庄、菉猗堂等古建筑的历史渊源。
通过制定高标准的村庄规划,南门村正在投入1160余万元,建设南门乡村旅游服务中心,打造集商铺、餐饮、娱乐、酒店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建成后,南门村将于周边的御温泉、斗门古街、金台寺等共同融为珠海一条经典的乡村旅游路线,促进村民增收。”赵立汉说。
此前,投资560万建设的接霞庄停车场旅游服务配套工程已经提前完工。“我们正在进行全域人居环境整治,经过外立面改造,村里的房子形成了统一的岭南建筑风貌,别具一格。”村民邝欢玲说。
在这一轮人居环境的整治过程中,政府以“人居环境五星家庭”评比等创新形式,充分调动了村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邝欢玲家就摘得“五星家庭”,并获得了1000元的奖励。
“美丽生态”带来“美丽经济”
距离南门村不远处,珠海莲洲镇光明村也在经历一场美丽嬗变。
莲洲镇地处珠海市的偏远西北部,因处于水源涵养保护区,全镇不能发展工业,长期以来只能以农业生产为主,经济发展滞后。
转机出现在2017年。在走访了全国将近200个村落后,珠海朗涛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丽影选中了光明村,将几十栋闲置20多年的民宅变身为高端休闲民宿,打造以“生态农业”为核心的特色项目———停云小镇。
张丽影说,2022年项目全部建成后,光明村将被打造成一个集文化、艺术、休闲、度假、绿色生态为一体的美学创意聚集地。
新闻推荐
12月初,斗门区莲洲镇居民周景行搬进了新房。据了解,周景行家属于低收入困难户,过去住的老房子由于年久失修,导致破旧不堪,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