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二科已成功为林奶奶实施了右侧骨水泥人工半髋节置换术。日前,珠海95岁的林奶奶在家上洗手间时不慎摔倒,导致右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疼痛难忍且无法行走。对于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人而言,这种发生在髋部的骨折被医生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如不能进行有效的手术治疗,患者只能长期卧床,死亡率高达50%。但幸运的是,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二科已成功为林奶奶实施了右侧骨水泥人工半髋节置换术。目前,林奶奶的恢复情况良好,已能下地走动。
文/本报记者刘联图/本报记者赵梓
“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艰难抉择:选择手术还是保守治疗?
据记者了解,医生所谓的“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指的是股骨近端骨折,常见的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对应的人群是老年人。最后一次骨折,是指以后就不会再骨折了吗?显然不是,被称为“最后一次”是因为很多股骨近端骨折的老年人,在骨折后因为各种原因去世,连再次骨折的机会都没有了。
“这不是普通的骨折,对老年人来说,髋部骨折是继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后的第三大"杀手",致残、致死率都很高。”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二科主任孙文晓解释,髋骨是骨盆最大的组成部分,而骨盆又是人体上半身与下半身相接的重要部位,如果骨盆受损,将导致患者残疾或再也无法站立行走。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骨质强度下降,髋部周围的肌肉萎缩,一旦滑倒很容易直接胯部着地,造成髋部骨折。
“髋部骨折一般是采取手术治疗或者保守治疗,但由于患者年纪较大,两种治疗方式都存在较大的风险。”孙文晓表示,林奶奶有冠心病、高血压,且伴有头晕三年、每日吸氧两次的病史。手术对病人来说毕竟是一个创伤,对95岁高龄且身体条件相对较差的林奶奶而言,从心理和生理上都是不小的挑战。
“虽然手术难度较大,但相对保守治疗而言,我们更建议老人进行手术治疗。”孙文晓说,如果髋部骨折不做手术,就需要患者长期卧床,最短也要3个月。这期间患者不但疼痛难忍、活动受限,就连基本的翻身和坐起都实现不了。时间一长,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褥疮、泌尿系感染等一系列卧床并发症会接踵而来。据统计,老年人髋部骨折保守治疗一年后的生存率仅为50%。做手术还是保守治疗,一时之间成为了困扰患者、家属、医生的难题。
拟定周密手术方案
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成功
“虽然手术有一定风险,但是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患者术后大多能取得较好疗效。”征得家属同意后,孙文晓立即组织该院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决定为林奶奶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为年近百岁老人手术并不容易,需要连闯麻醉和术中创伤两道难关。“老年人由于全身性生理功能降低,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能力较差,麻醉风险极高,对麻醉医生也是个极大的考验。”手术前,麻醉科团队对老人的身体条件进行了多次全面评估,拟定了周密的麻醉方案。在麻醉科的严密配合下,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全力救治,孙文晓带领骨二科团队成功为林奶奶实施了右侧骨水泥人工半髋节置换术。目前,林奶奶已经能下地走动。
相关链接
老年人应如何
避免髋部骨折?
关于老年人应如何避免髋部骨折的问题,孙文晓介绍:
1.要预防摔倒。给老人穿合脚、防滑的鞋子,家里洗手间、厨房等容易滑倒的地方最好加装扶手、使用固定地毯。同时,调整物品的高度,使物品便于取用;
2.要加强锻炼。老年人应该增强自身锻炼,强健肌肉力量,保持反应的敏捷度;
3.要定期检查骨密度。如果查出骨质疏松,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补钙。
新闻推荐
珠海市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效果咋样?记者到校园实地走访 “官方带娃”:孩子放学有人管 家长省心又省钱
学生们清洗饭具。学生们在学校吃午餐。本报记者廖明山见习记者王晓君/文本报记者朱习/图春节前夕,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