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焕松
2019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列入本年度民生实事,要求整治10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同时要求配强应急救援力量,充实抢险救灾物资和装备。春节过后,记者走访各任务单位,深入项目现场,感受民生实事给市民生活带来的变化。据了解,目前地质灾害隐患点已治理完成9处,进度接近总量的1成,年内可以实现既定目标。(本报2月24日03版)
城市地质灾害不容忽视。珠海主城区内山体众多,雨量充沛,加上台风频发带来恶劣天气影响,地质灾害易发多发。这次市政府将整治地质灾害隐患点列为今年的民生实事之一,彰显了执政为民、关切民生的理念,有利于提高珠海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有关部门务必要将这件民生实事抓好抓实。
整治地质灾害隐患,既要讲究速度,也要重视质量。目前经过排查,全市共有10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这些隐患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可以说,整治工作刻不容缓,相关部门要加紧招标和组织施工,争取在年内早日完成整治任务。而更为关键的是,在保证项目进度的同时,更要加强建设质量监督,抓好完工项目的评估验收,力争建成群众满意和经得起考验的精品工程,确保民生工程质量不出问题。
整治地质灾害隐患,既要突出治理,也要注重预防。隐患点越积越多,安全风险无疑也会越来越高,必须及时开展治理,发现一个消灭一个。俗话说,救灾不如防灾。相关部门要加大日常排查力度,提高隐患监测发现能力,健全预防为主的灾害风险管理机制,有效防范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同时也要增强城市生态环保意识,防止自然资源开发过度,造成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特别是在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建设规划中,注意合理规避地质灾害隐患点。
整治地质灾害隐患,既要各负其责,也要齐抓共管。地质灾害无小事,安全责任大过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涉及国土、水利、气象、交通、市政、城管、应急等多个方面,相关责任主体要切实增强安全风险责任意识,不仅要“扫好各自门前雪”,还要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形成治理强大合力和齐抓共管工作格局,才能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把灾害对群众的危害降到最低。
新闻推荐
珠海控股投资2月25日夜晚披露,公司董事会预期2018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50%,主要缘于地产项目交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