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新闻 香洲新闻 斗门新闻  金湾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珠海 > 珠海新闻 > 正文

潮起南海 不朽篇章 写在珠海建市40周年之际(上篇)

来源:珠海特区报 2019-03-04 05:37   http://www.kcqsx.com/


□本报记者钟夏

青春若有张不老的脸,或许就像是香炉湾畔,静静伫立的渔女雕像。在许多年的时间里,这位手捧明珠的优雅少女,伴随着潮汐退涨,见证着城市变幻。

云天舒卷,交织成诗。今年3月5日,是珠海建市40周年。在奋力推动珠海经济特区“二次创业”加快发展的开局之年,我们回望40年风雨兼程,更加深刻体会一代代珠海人奋发进取的执着、创造历史的豪迈。

刚刚过去的2018年,珠海喜事连连、大事连连。在改革开放40周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推进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对经济特区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

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第一站就来到珠海,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致信祝贺第十二届中国航展开幕,为新时代珠海经济特区“二次创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赓续改革开放的伟业,书写珠海更美好的城市发展故事,我们要牢记嘱托、不负使命,踏响逐梦前行的铿锵足音,跑出属于这代人的好成绩。

40岁的珠海,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芳华正好!

改革不停:

敢为人先铸就特区精气神

安知万里水,初发滥觞时。时间退回到1979年的珠海,还只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小县城,“一间粮站、一家饭店、一条小马路、一盏红绿灯”正是当时最真实的写照。

改革开放的东风,唤醒了这片沉寂太久的蔚蓝。1979年3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珠海撤县建市。随着珠海的撤县建市,珠海地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成为广东落实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试验田,为后来积极争取中央赋予广东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试办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0个春去秋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珠海书写了传奇动人的“春天的故事”。

1980年8月,《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由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通过。那一年,珠海360余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上划出了一块6.81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人们称之为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杀出一条血路来”,从此,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就成了特区的精气神,时代的最强音,在这40年里爆发出积蓄已久的巨大势能,奔涌激荡至今。

1984年,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第一次踏上珠海的土地视察,欣然写下“珠海经济特区好”七个大字,如同茫茫大海上的一座灯塔,照亮珠海勇往直前的道路。

只有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回首40年,珠海“摸着石头过河”,屡开全国风气之先:开创科技重奖先河,举办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开办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香洲毛纺厂,创建全国第一个跨境工业区——珠澳跨境工业区,在全国率先实现12年免费教育……

2009年8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横琴新区横空出世,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第三个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新区。横琴开发由此纳入国家战略。

当年的一张白纸,如今已色彩斑斓。商事登记“一门受理”、项目审批大幅精简、信用监管基本成型、城市治理求新求变……越来越多的制度创新成果,正从横琴外溢到全市,逐步营造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新珠海,全面深化改革的“种子”在这片试验田里不断生长。

在党中央和广东省委的亲切关怀与坚强领导下,珠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从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979年的2.09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2914.74亿元,年均增长近20%。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珠海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横琴新区开发和自贸区建设为龙头的改革创新实现了新的跨越,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40年来,改革开放赋予珠海无限可能。制度在这里突破,方法在这里创新,纪录在这里改写,经验在这里成型。正是凭着一股“拓荒牛”的干劲和闯劲,珠海人在顽强拼搏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全国领先”,在上下求索中发挥了改革“试验田”和对外开放重要“窗口”作用。

逢山开路:

打通粤港澳互联互通“任督二脉”

1993年,东起前山立交桥,西至高栏港,绵延46公里贯穿东西的珠海大道建成通车。这是当年珠海交通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标准最高、投资数额最大的交通项目,大手笔拉开了城市格局,为珠海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40年来,珠海大力弘扬改革开放先行者的冲天干劲和英雄气概,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彻底改变了昔日偏居一隅的交通格局。机场、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一连串决定珠海长远发展的“命运工程”与“奠基工程”相继建成。

如今,珠海的高铁线路已通达全国50余座城市;珠海机场客流量突破1000万人次,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第四个“千万级”机场;珠海港年货物吞吐量超过1亿吨,航线拓展至南亚、中东、南美洲等地。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从情侣路上向东远眺,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腾跃于蔚蓝色的海面上。这座超级工程的卓越身姿,圆了珠海人的世纪大桥梦。

(下转03版)

新闻推荐

9台特种救护车交付使用 珠海市成为全省首个引进特种涉水救护车的城市

救护车整装待发。本报记者赵梓摄本报讯记者刘联报道:“现在请市紧急医疗救护中心、市人民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潮起南海 不朽篇章 写在珠海建市40周年之际(上篇))


 
频道推荐
  • 两年内实现 三级全覆盖 珠海斗门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品牌
  • 城事调查 道路千万条 夜深难返校 珠海两大剧院纷纷推出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观看演出,但不少大学生表示捧场“有难度”
  • 《珠海经济特区防台风条例》正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台风期间不得强制非抢险人员到岗
  • 27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珠海公开宣判首宗因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恶势力犯罪团伙案件
  • 从破到立:风貌管控重塑斗门美丽乡村 村居规划编制覆盖全区88个村居,年底前完成13条样板村基础设施建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