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新闻 香洲新闻 斗门新闻  金湾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珠海 > 珠海新闻 > 正文

向海而兴 高栏港区建设魅力临港产业新城 去年规上企业308家,百亿级企业3家,工业产值破千亿

来源:南方日报 2019-03-14 06:40   http://www.kcqsx.com/


高栏港区已形成以现代港口物流和先进装备制造、高端精细化工及新材料、清洁能源为主导的现代临港产业体系。图为高栏港区石油化工区。关铭荣摄

2018年,高栏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2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85万标准箱。关铭荣摄

通江达海之地,呼唤城市新生。

2019年高栏港经济区工作会议报告显示:2018年高栏港港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2.43亿元,增长1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49.94亿元,增长14.4%;高栏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2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85万标准箱;广珠铁路高栏港专用线货运量825万吨,增长30%。

这份成绩单是高栏港区给珠海建市四十周年的献礼。从偏僻小岛到亿吨大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栏港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港口建设不断完善、城镇环境更加优美、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建区13年,高栏港区多的是一分沉稳,多的是一分自信。

新的起点上,高栏港经济区党委书记姜建平表示,将进一步巩固港区作为珠海实体经济主战场、经济发展重要引擎的地位,带头掀起珠海经济特区“二次创业”加快发展的高潮,加快建设更高质量更具活力更有魅力的现代化临港产业新城。

●撰文王韶江

交通

高栏港货物吞吐量十年增长412%

关庆欢是珠海三灶镇人,1995年刚到高栏港码头时,码头一期的两个2万吨级泊位刚刚投入使用,主要用于处理煤炭、木材、钢材等件杂货。

“20世纪80年代末就听说了高栏港要建码头的消息,联通高栏岛的连港大堤建设时,我还专门跑过去看,当时就意识到"这里要迎来大发展",所以在上中专时毅然选择港口建设相关专业。”关庆欢说。

“2个2万吨的泊位,1992年启动建设、1994年建成、1995年验收、1996年完成口岸开放……”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一期码头建设,但关庆欢谈起项目进度如数家珍。若论及感情深厚,还要数他深度参与的高栏港区集装箱码头工程。

2005年,两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工程获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三年后,第一个泊位建成,电力驱动的八台超巴拿马型岸吊和24台龙门吊陆续到位。

“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年12月17日,第一艘国际集装箱货轮到港。看到5万吨级的大船靠岸,大家都特别激动,觉得几年来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关庆欢回忆说。

而这艘集装箱货轮的真正意义在于,高栏港今后主要业务由干散货运输向集装箱运输倾斜。

“相较于干散货运输,集装箱运输涉及环节多、工艺要求高,对港口所在地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因而更能体现港口的发展水平。”关庆欢介绍,另一方面,除原来的集装箱业务外,越来越多的煤炭、粮食等大宗件杂货也开始用集装箱运送。

2013—2017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递增,其中三年在全国24个主要港口中增速第一。

现如今,站在高栏港码头办公大楼向外望去,整齐的标箱林立在堆场,集装箱卡车在其中穿梭往来。“现在高栏港区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正在建设,其中3个是集装箱泊位,一个10万吨级、两个5万吨级。”关庆欢站在窗口指向不远处的工地,完工后能增加180万标箱的吞吐量。

数据显示,2018年高栏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28亿吨,这一数据较十年前增长412%;同时,珠海港官网的一份近期规划显示,将在2021年实现珠海港货物通过能力超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500万标箱。高栏港区集装箱码头一、二期工程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力量。

如果说高栏港的快速发展打造了内通外连的航运体系,那么广珠铁路则担负着打通珠三角西翼海铁联运通道的历史使命。

2012年末,广珠铁路全线正式通车,在珠海市告别无铁路历史的同时,也填补了珠江口西岸无货运铁路的“空白”。

广珠铁路贯通后,三一重工、珠江钢管、中海福陆重工、烽火产业园等重大项目沿线依次排列,每天都有货物借助这条物流大通道往来输送,高栏港区重工业的能级、量级进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黄茅海跨海通道工程可行性报告于年初顺利通过评审,黄茅海大桥建设管理处成立。黄茅海大桥将构筑起粤港澳大湾区南部沿海与粤西、广西及大西南等地区联系的快速通道,改变粤西沿海地区与湾区核心区域通道单一的现状,有效地将港珠澳大桥的交通运输能力往珠三角西部延伸。这将一定程度上改变珠江西岸地区的交通格局,促进区域城市间的协同合作,并带动产业的发展。

码头建设、铁路贯通和跨海大桥的推进,吸引了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基地、中谷华南物流中心及商贸中心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落地,一个华南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正在悄然崛起。

产业

完整产业链吸引企业聚集

位于高栏港区平沙镇的京能集团钰海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是广东省2018年重点工程之一。

该项目占地28.45公顷,规划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2台46万千瓦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及配套热网工程,计划于2020年8月竣工投产。项目建成后,热电厂将源源不断向广东电网输送清洁电能,同时向周边区域医药、化工等企业提供工业蒸汽、集中供冷等综合能源服务。

“项目选址高栏港区,是看中这里的区位优势。”该项目负责人戴新介绍。

所谓区位优势,既来自于卸货量突破700万吨的珠海LNG和每年生产66亿立方天然气的高栏港天然气陆上终端,也来自于高栏港区308家规上企业,其中十亿级企业23家,百亿级企业3家……

从上游企业获取能源,向周边企业输出产品,随着高栏港区实体经济的不断壮大,完整的产业链条吸引越来越多“钰海项目”在高栏港区聚集。

站在今天企业林立的高栏港区,很难想象在1988年珠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开发大西区、建设高栏港”,实施“一港带全局”的大西区发展战略时,这里还是一片孤岛。

“大港口带动大工业、大工业带动大经济、大经济带来大繁荣”。随着码头的建立和连接市区的珠海大道建成通车,不断有企业投入这片热土。世界500强英国石油公司就是最早进入高栏港的企业之一,其与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珠海碧辟化工有限公司,已成长为百亿级企业。

进入新千年,高栏港区发展再提速,并于2012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珠江口西岸首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8年,高栏港区实体经济企业达到2319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2.43亿元。这一成绩与高栏港区抢抓广东省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重大机遇,形成以现代港口物流和先进装备制造、高端精细化工及新材料、清洁能源为主导的现代临港产业体系不无关系。

过去一年,依托中海油南海天然气高栏总站、LNG接收站、天然气发电等(10家规模以上企业),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高栏港区清洁能源产业实现产值190.7亿元,增长34.3%;依托三一海洋重工、中海福陆、烽火通信、高端激光打印机等项目(57家规模以上企业),打造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高栏港区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128.4亿元,增长13.7%;依托英国BP、英荷壳牌、美国路博润、万华化学、恩捷新材料、华润聚酯等(69家规模以上企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高栏港区高端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491.7亿元,增长7.9%;高栏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28亿吨,占珠海全港比重提升至92.8%。

新的一年,高栏港区将地区生产总值预期目标定在增长9%左右。姜建平表示,高栏港区将进一步巩固港区作为珠海实体经济主战场、经济发展重要引擎的地位,带头掀起珠海经济特区“二次创业”加快发展的高潮,加快建设更高质量更具活力更有魅力的现代化临港产业新城。

城市

35亿元政府公共投资项目建设幸福家园

沿着珠海大道行至尽头,再转入三虎大道一路向北,总体规划面积为25平方公里的平沙新城出现在眼前。

平沙新城东靠广珠铁路,南接海洋装备制造区北区,西临黄茅海,北邻富山工业区。站在平沙新城的起步区向西看去,一条宽阔的水道从脚下延伸至海面,交接处是一座13孔的红褐色拱桥。平沙新城河汊纵横、水网密布,像这样的拱桥环望皆是。

“平沙新城未来最大的特点是河多、桥多。”平沙新城建设指挥部工程组主任林建堂介绍说,河道总长约17公里,河面最宽处能达一百米,最窄处也有五六十米。参照颐和园桥梁设计的11座拱桥,形成“人车桥上走,船在桥下游”的景观。

经过6年的努力,建立在一片滩涂上的平沙新城已具雏形。道路、桥梁、公园等基础设施初步建成,配套的学校、邻里中心也将于年内启动建设。作为珠海西部生态新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沙新城是高栏港区实施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主阵地,承担着高栏港区中高端综合配套生活服务、推动西部地区城镇化、促进城市功能转型与重构、生态环境优化的重要使命。

在珠海建市40周年之际,高规格设计、建造的平沙新城已超过市区的很多住宅区域,日渐崛起的高栏港区,不仅在生活水平上与市区接轨,教育水平、医疗水平也正日益迎头赶上。

2018年末,在上海举办的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WER2018赛季世界锦标赛上,平沙镇第二中学组建的机器人战队荣获初中组一等奖。

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WER要求参赛选手们充分发挥创造能力,编写代码、制作任务方案、开发应用程序。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名教育机器人选手,在比赛中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参与国际化竞争,而且是在高科技项目上与其他国家的学生一较高下,曾是生活在高栏港区的学生不可想象的场景。”机器人战队指导教师龚铭介绍说。

时间回溯到1992年,平沙中学残旧的校门是很多港区人的记忆。当时的平沙中学教室条件简陋,黑板是水泥上面刷漆,课桌也破旧得吱呀乱响。一盒粉笔、一根教鞭、一本课本,几乎就是教师的全部教学用具。

现如今,学校不仅有了新教学楼、室内体育馆、塑胶运动场,计算机室、电子琴室、实验室、图书室、语音室等专用教室也一应俱全,教师办公设备也实现了现代化。

统计显示,近三年来,高栏港区教育共投入资金约4.5亿元,强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100%达标;规范化幼儿园比例达95%,普惠性幼儿园比例达86%。

和平沙中学一样迎来蝶变的还有平沙医院。30多年前的平沙医院,规模小、设备差,居民看病都跑到市区。

为满足群众对防病治病的需求,高栏港区把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平沙医院)改扩建工程列入2017年港区“十大民生实事”来抓,并成功创建成为全市首家区级二甲医院,并成功获批成为广东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在高栏港区南水镇,原南水镇卫生院也在原有基础上,建设成为珠海市人民医院高栏港医院,新医院定位为二级综合医院。

据统计,2018年高栏港区投入民生资金17.95亿元,启动三所学校建设、让6390户居民用上新改造的管道燃气、将174家企业集体食堂和餐饮服务单位接入监管平台、全区人均基本公共服务经费标准提升至70元……

在此基础上,新的一年高栏港区将启动35亿元政府公共投资项目,用于推进道路改造、加快学校建设、升级公共服务平台等十大民生实事,在“一港、一城、两镇”的城市规划下,高栏港区正在向现代化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

■数读

2018年高栏港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2.43亿元,增长10.7%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49.94亿元,增长14.4%

清洁能源行业完成产值190.7亿元,增长34.3%

海洋装备制造业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128.4亿元,增长13.7%

高端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491.7亿元,增长7.9%

2018年高栏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2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85万标准箱,占珠海全港比重分别由90%和78%提升至92.8%和80.1%

广珠铁路高栏港专用线货运量825万吨,增长30%,集装箱海铁联运量达4.5万标准箱

2018年,高栏港区实体经济企业达到2319家,包括308家规上企业,23家十亿级企业,3家百亿级企业

■观察

打响交通大会战打造珠江西岸重要物流枢纽

惊蛰刚过,高栏港区四处荡漾着春意。黄色的不知名小花开在路边,纤瘦的白色水鸟在水田里踱步,不远处的小山笼罩在蒸腾的雾气中,更添几分悠闲气息。

然而与表面的闲逸不同,一场交通大会战正在高栏港区的各个角落悄然打响。

交通对一个城市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往往一条线路的规划、建设就能改变一片区域的定位、发展以及未来。

摊开地图,珠海大道和高栏港高速一横一竖在高栏港区会合,搭建了向东接入珠海市区,向北融入中山、江门的交通框架;南端高栏岛上的港口则担任了连接海外的重任,开往东南亚、拉美的航线在不断开拓。

然而,也应该看到:陆上交通方面,黄茅海隔断了向西的交通往来,鸡啼门水道分开了与金湾区的直接联系,无论是粤西的资源进入,还是外出招商引资乘坐飞机,都需绕道很远;海上交通方面,高栏港口的能级、量级仍显不足,对外贸易相比于广东省内的其他港口,发展速度已然滞后。

为突破交通瓶颈,发挥高栏港区通江达海、贯穿东西的区位优势。高栏港区决定实施“东西南北并进”战略,融入珠海“海陆空铁”协同大交通体系。

向东,以金海大桥为纽带对接港珠澳大桥路网,实现海港空港一线贯通,港珠澳腹地直线连接,横向整合澳门、珠海两地资源;向西,利用黄茅海大桥规划建设契机,把西江战略向纵深推进,加强与西江内河港口协作,逐步形成腹地广阔、中转流畅、功能完备的珠江口西岸集疏运体系。

向北,依托广珠铁路及疏港铁路专用线,多点布局广珠铁路沿线集货站场,提升广珠铁路货运量,提升高栏港公铁水空管多式联运效率。向南,积极拓展东南亚、南亚市场,推进“川贵广—南亚物流大通道”城市扩点建设,加强与拉美、非洲、中东地区港口的合作联系,发展远洋集装箱干线运输,开通洲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力争到2020年高栏港货物吞吐量超过1.6亿吨、集装箱货物吞吐量突破280万标准箱。

按照“以港促产、以产兴城、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港口建设是高栏港区打造“内连外通”交通体系的重要抓手。而现状是,高栏港现有航道通过能力有限,码头泊位较少,港口的基础建设和国际化运营水平也亟待升级、提升。

鉴于此,2019年高栏港经济区工作会议报告提出,加快完善港口基础设施配套,完成黄茅海5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建设,加快高栏港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建设进度,完成高栏港区15万吨级主航道工程竣工验收,开展20万吨级主航道前期工作;完成高栏国码4个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和润20万吨级粮食码头建设,启动大突堤南顺岸2个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北方石油15万吨级油码头、中海油LNG接收站二期码头、港弘码头二期建设,启动30万吨级原油码头、1—4号锚地建设的论证工作。

高栏港是珠江西岸唯一的深水良港,提升港口能级、量级,推动航运要素集聚和临港产业发展,建设大湾区最具示范效应的五大多式联运体系(江海、海铁、海公、海空、管道);同时,实施“东西南北并进”战略,将高栏港区打造成为珠海“一带一路”建设支点和珠江西岸重要物流枢纽。

新闻推荐

城市空间 从特区试验田到湾区门户枢纽 珠海历经特区四次扩围,南进西拓北接东优推动城市发展

珠海集中资源建设西部中心城区,一个崭新的西部中心城区正在崛起。图为珠海西部生态新城一角。南方日报记者关铭荣摄40年前...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向海而兴 高栏港区建设魅力临港产业新城 去年规上企业308家,百亿级企业3家,工业产值破千亿)


 
频道推荐
  • 两年内实现 三级全覆盖 珠海斗门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品牌
  • 城事调查 道路千万条 夜深难返校 珠海两大剧院纷纷推出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观看演出,但不少大学生表示捧场“有难度”
  • 《珠海经济特区防台风条例》正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台风期间不得强制非抢险人员到岗
  • 27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珠海公开宣判首宗因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恶势力犯罪团伙案件
  • 从破到立:风貌管控重塑斗门美丽乡村 村居规划编制覆盖全区88个村居,年底前完成13条样板村基础设施建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