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正在使用停车咪表。受访单位供图近年来,城市交通拥堵已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近日,珠海城建资产经营公司推出“咪表停车微信后付费”功能,利用新科技完善停车管理设施,规范道路停车秩序,提高公共泊位资源的使用效率。
□本报记者廖明山苑世敏
紧跟新技术推出新服务
2012年,城建资产经营公司首批建设的停车咪表采取无人值守自助缴费方式,在全国首次植入银联收费系统,率先打破了使用专用IC卡付费的行业壁垒和地域壁垒,直接运用技术成熟的银联闪付卡进行停车费结算;2015年,在原有基础上开发了银联二次刷卡实时计费和手机APP远程付费功能;2016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发了微信缴费和续费功能。2019年,在微信智慧交通技术的支持下,该公司推出了微信实时计费(停车结束后付费)功能,用户停车时启动计时,离开时按时计费。
“人民群众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更好地为民办实事,想群众所想,城建资产经营公司会继续加大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力度,紧跟智慧交通科技的进步,使咪表停车服务更加完善。”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功能受认可使用率较高
为缓解乱停车导致的交通拥堵,珠海城建资产经营公司不断完善全市咪表的停车付费功能,立志将该公司的咪表停车收费系统打造成国内最完善的静态交通智能化管理系统。
据统计,2018年珠海市全年使用咪表总停车次数为1415.71万次,其中超过60%为不超过15分钟(不需要缴费)的免费停车,约850万次,日均车位周转率超过了14次,东风路、朝阳路、景乐路等繁忙路段的日均周转率更是超过25次。日间缴费停车中,90%以上的车辆停放时间不超过一小时,车位周转率高,让出门办事的市民车主临时停车更为方便,公共道路临时停车资源的社会价值得到实现。
“微信后付费”功能
上线受好评
“珠海停车”公众号在2016年上线咪表缴费功能,受到广大市民欢迎,美中不足的是,市民用微信缴费停车每次都要预判停车时间,有时因手机信号不好错过了微信的续费提醒,也会造成不便。经过一系列研发工作,珠海停车公众服务号3月1日正式上线了“微信后付费”功能,市民只需要停好车后输入泊位编码启动计时,停多久算多久,离开时再点击付费,这样既避免了超时未缴费的情况出现,也不会因估计时间不准确多付停车费。同时,为能让老用户逐步适应过渡,原“预付费”的方式也暂时保留。
咪表停车微信后付费功能上线之后广获好评。不少市民在“珠海发布”公众号下留言表示“这个功能很人性化,点赞”。
据统计,对比未实施咪表管理的路段,实行咪表管理的路段交通环境明显改善,通行效率有效提升,车辆无序停放情况减少,广大车主也逐步形成了公共资源付费使用的观念,养成了按位停车、付费使用车位的文明停车习惯,从而有效提高了社会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
“我们会不断研究相关技术,争取为市民提供更方便的停车环境,市民的幸福感高了,整个城市会更有活力。”珠海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何锬坡通讯员杨小江)昨日,交警部门对全市各路口交通情况进行视频排查发现,珠海市每天有600多名司机过路口闯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