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插秧机演示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本报记者吴长赋 摄本报讯记者陈翩翩张帆何进报道:3月15日,全市春耕生产暨农业科技、放心农资、农业机械“三下乡”现场会在斗门上洲村举行。记者获悉,珠海市多举措推进,及早谋划,春耕生产开局良好。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办田3.1万亩任务,插秧面积约0.3万亩,预计清明前基本完成早稻插秧任务。副市长刘嘉文出席现场会。
农资保障到位
春耕抢农时。珠海市在切实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生产方式,加大力度促进春耕备耕进程的同时,狠抓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稳定粮食生产,不断提升种粮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去年,市、区财政共落实种粮各项补贴资金1470多万元,惠农政策补贴力度居全省前列。
此外,为保障春耕生产有序开展,农技人员分头进村入户、深入田头,指导春耕备耕技术要领。春耕生产农资保障到位。其中,水稻良种准备充足,早稻种子储备8万公斤。全市春耕所需各类化肥、复合肥料约1万多吨,农药100多吨,农膜、农机具等物资储备都提前备足,农资价格平稳。
水稻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水平居全省第一
农资准备充足,农业机械化推广成效也很显著。记者由会上获悉,目前珠海市水稻耕种收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10公斤谷种播撒在5亩地里,无人机8分钟就能完成。”珠海羽人农业航空有限公司技术人员表示,水稻无人机直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播种效率,达到增产增收目的。此外,全市已投入春耕生产的插秧机达124台、大中型拖拉机40台、小型拖拉机600多台,秧盘40万个,确保满足机械插秧、办田需求。水稻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水平93.8%,居全省第一位。
本次春耕现场会上,还集中展示了最新农业科技成果、新技术、新机具、新设备等。来自全市及周边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户等数百人,集中观摩了无人机喷药、喷肥作业、水稻直播、机插秧演示。
新闻推荐
远程会诊 尽显“智慧” 珠海市斗门区实施智慧医疗项目,有效缓解居民“诊病难”“治病烦”的困扰
遵医五院斗门正启动智慧医疗项目文/图杨雪薇日前,一场特殊的会诊打破了距离限制,让数十公里外的陈大爷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