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国第19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爱肝日主题是:维护肝脏,增进健康。据统计,目前全球有超过13亿的肝脏疾病患者,每年约有200万人死于肝脏疾病。我国有3.93亿肝脏疾病患者,约占全世界的30%。如何维护肝脏健康,减少肝脏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当前最紧迫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之一。
不良生活方式威胁肝脏健康
“有研究表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害等非感染性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肥胖、不合理膳食、药物滥用、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不良生活方式日益成为威胁肝脏健康的潜在杀手。”17日,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肝病科主任田广俊医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市民,不合理饮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广大市民应注意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维护肝脏健康。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消化器官和实质性脏器,具有强大的功能。肝脏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多达1500种,是人体内巨大的"化工厂"和代谢器官。”田广俊告诉记者,人体最重要的三大营养物质(葡萄糖、蛋白质、脂肪)都需要在肝脏中进行合成、生物转化、分解,进而为生命活动提供必须的能量与物质。同时,肝脏还是人体的解毒器官、免疫器官以及人体凝血功能的调节器官。
据悉,目前的肝脏疾病可分为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肿瘤性疾病(肝血管瘤、肝腺瘤、原发性肝癌)、代谢性疾病(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血管性疾病、中毒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
健康生活方式重在饮食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同样是维护人体肝脏健康的基本原则。”田广俊表示,合理膳食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的第一步,肝病患者的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
要做到因人而异和因病而异。对于普通的慢乙肝和慢丙肝患者,要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配合适量的蛋白质、脂肪,丰富的维生素和适量的纤维素;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建议进行严格的热量供应限制,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推荐地中海饮食膳食模式;对于长期饮酒或酒精性肝病患者,除戒酒外,建议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必要时进行加餐,同时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摄入;对于肝性脑病患者,则要限制蛋白摄入或进行低蛋白饮食,同时避免食用粗糙的食物;对于肝脏功能明显障碍、伴有腹水或浮肿的患者应限制钠盐摄入;对于肝癌患者,建议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和有抑癌作用的食物,不吃发霉、变质、熏烤的食物。适量补充益生元和益生菌,有益于维持肝脏健康。
同时,适量运动对保持肝脏健康也有着重要作用。田广俊告诉记者,慢跑和步行是两项容易坚持的运动,每次慢跑40分钟,每周3~5次,或者每天坚持步行40~60分钟,保持速度适中,也可以采取慢跑与快走交替的锻炼方法,这些均有助于控制体重,从而远离脂肪肝。
此外,现已证实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首要措施,也是其他治疗措施起效的前提。田广俊提醒,所有慢性肝病的患者要保证每天至少有8小时的睡眠时间,不要熬夜;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信念,保持心情舒畅,心态平和同样有助于肝脏疾病患者的康复。
本报记者刘联
新闻推荐
46.25万人次! 拱北口岸单日客流再创新高 边检部门提前预判措施得当,未见拥堵
客流再创新高,拱北口岸候检大厅通关仍较为顺畅。通讯员周萌摄本报讯记者许晖通讯员周萌报道:3月16日星期六,拱北口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