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军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科技厅厅长
昝林森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万连步全国人大代表、金正大集团董事长
陈瑞爱全国人大代表、温氏股份副总裁兼大华农事业部总裁产业振兴,科技是关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农业科技改革创新,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会上,多名代表就“科技兴农”“质量兴农”提出建议。
□南方报业全媒体记者
包睿李思敏喻淑琴李小兰
近千名科技特派员奔赴乡村一线
“乡村要振兴,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深度参与和有力支撑。”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科技厅厅长王瑞军在接受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时说,如何让科技为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成为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是广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近年来,广东农业科技竞争力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在田间地头中的运用愈发广泛。“蔬菜工厂”“鱼类净化车间”“无土栽培”等高效生产模式,助力广东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广东省各地正积极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江门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农业科技园区成为“产学研”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孵化基地,为广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王瑞军认为,当前,在三农领域,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尚未完全发挥,特别是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成果供给相对不足,重点领域技术成果也相对缺乏。对此,王瑞军表示,要加强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核心关键技术的布控,突破农业发展的核心关键问题。
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已然成为支撑农村农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广东省科技厅将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建设了科技特派员库、科技支撑成果库和贫困村科技需求库,且安排特派员进行精准对接。
2018年,广东省科技厅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印发了《广东省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方案》,部署了20项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汇编乡村振兴科技支撑成果700余条;组织了农村科技特派员暑期和寒假期间“大下乡”活动,近千名农村科技特派员奔赴乡村一线。
“力争以科技带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形成充满活力的农村科技发展新格局,打造新时代农村科技特派员的"广东模式"。”王瑞军说。
出台《种业促进法》引导育种与生产对接
“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种业是农业提质增效的源头性和基础性工作,忽视它等于马失前蹄。”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昝林森向南方农村报记者介绍,目前国内农业上动植物种质资源,尤其是畜禽品种严重依赖进口,其中,全国约有95%的猪禽品种和70%的牛羊品种长期靠进口补短板,对国内本土种质资源的挖掘保护和选育开发非常不利。
据了解,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未包括动物种业的内容,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有关畜禽种业部分的内容只规范了其生产经营,未涉及创新发展方面的内容。由于国家层面缺乏全面系统的动植物种业创新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我国动植物育种尤其是畜禽种业,“小而散”和“大而弱”现象普遍,各自为政、育繁推脱节的固有局面尚未得到改观。
为此,今年两会,昝林森带来了“关于加强顶层规划设计、促进种业创新工作的建议”,提出从国家层面尽快组织研究制定系统性强,且能够管长远的动植物种业创新发展规划,制定出台《种业促进法》,并配套设立政府种业专项基金,加强动植物种业遗传资源挖掘保护工作。
在鼓励市场创新并加强创新种业发展体制机制方面,昝林森建议可借鉴发达国家品种登记方式,在国内试点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品种(系)登记认定制度,引导育种与生产有效对接。“我们应该开门搞育种,在生产中育种,在育种中生产,育繁推一体化,同时确保阶段性成果能被肯定。”昝林森认为,只要一个群体的主要性状明显优于亲本且遗传基本稳定、具有一定规模,就可以登记和推广,其生命力由市场去检验,“这样就能激活各类资源要素,形成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大提升优良品种的选育效率”。
引导企业科技创新实现化肥使用量负增长
针对农业领域的减肥增效技术创新与推广,全国人大代表、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连步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建议,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绿色投入品关键技术突破,同时要建立示范基地,通过试点作用带动农业绿色投入推广。另外,应将减肥增效技术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国家重点项目中优先采用。
2015年,农业部发布《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开展农业节肥节药行动,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
万连步表示,在当前化肥负增长要求日益迫切的背景下,新型肥料行业发展迅速,但农业减肥增效在关键技术上创新仍显不足。他建议政府应积极引导和培育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如在政策和法律层面,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创造宽松环境;对于创新型企业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以项目投入、补助投入等方式给予一定的支持;对于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等国际科技创新活动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奖励或资助,以提高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积极性等。
“高效、专用、环保的新型肥料是实现减肥增效、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建立示范基地,通过试点作用带动农业绿色投入品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万连步建议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建设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全方位、多层次、高标准的示范基地。通过试验示范,建立新型肥料减肥方案及药肥一体化方案在农业种植中的施用流程、用量、方法等标准化操作指引,充分发挥试验基地的带动示范作用,通过举办示范基地观摩活动,将减肥增效技术向更大规模推广。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面,万连步提议将减肥增效技术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国家重点项目中优先采用。“借助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远程教育平台农技培训活动,进行减肥增效技术、药肥一体化知识推广。在农技培训的授课内容中加入减肥增效技术、药肥一体化相关知识,方便农业科技人员更好地了解相关创新产品,了解行业发展前沿。”
同时,他还建议要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及农产品保障、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等项目以及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中,优先推广、统筹使用新型肥料产品及减肥增效方案;对使用减肥增效技术产品的种植者,予以政府资金奖补,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大规模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打造一批品牌农产品经营强社
“农业品牌化不仅是改善农业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的过程,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保障。”全国人大代表、温氏股份副总裁兼大华农事业部总裁陈瑞爱认为,近年来,我国农业品牌培育方式不断创新,从规范认证、试点示范、展示展销、品牌传播、团队建设、品牌研究等方面开展工作,初步形成了以标准化生产和质量认证为基础、以产销促进和品牌推介为手段的农业品牌工作机制。
但目前,农业品牌化工作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顶层设计、品牌主体不强、品牌小杂乱现象突出、区域品牌理念尚未普及、诚信水平不高等,与美国、日本、法国等较早进入农业产业化和品牌化时代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因此,今年两会,陈瑞爱带来“关于加快制定高质量品牌农业规划,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建议”。
“农产品品牌建设应分类、分层、分区规划。”陈瑞爱首先指出,在制定品牌发展体系时,可把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附加值高、能耗低的产品列入战略规划;特色鲜明、品质优良、市场潜力大的优势区域产品则应突出特色,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同时还可依托区域优势产品,整合资源强品牌,建立和完善品牌农业的产业链、价值链、供给链,培育若干国际知名农产品品牌。
陈瑞爱提出,应抓好农业质量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农业标准推广三大体系的建设,强化标准化的意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并在区域内各主体间形成统一的区域品牌农产品标准。“只有通过高门槛、强意识、严监管、重统一的流程,最后通过产地标识管理、二维码溯源等手段,才可以做到品牌农产品质量有标准、过程有规范、销售有标志、市场有监测,筑牢品牌农业发展的基础。”
现阶段,随着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陆续加入到实际生产环节,品牌农产品的新型产业链也日趋完善。“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法人身份按产业链和品牌组建联合社,着力打造一批品牌农产品经营强社。扶持或引进一批具有开发、加工及市场开拓能力的龙头企业,对当地特色农业进行深度开发。”陈瑞爱强调,只有企业与合作社或农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才可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终形成打造品牌农业的利益共同体,大幅提高农产品品牌建设效率。
在陈瑞爱看来,除了品牌自身标准和产业链的建设,宏观环境对农产品品牌的创建、流通、推广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她建议采取奖补或免费服务等方式,对品牌创建、品牌认证、质量提升、技术创新、品牌宣传推广等有利于农业品牌发展的各项活动进行激励,形成品牌发展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新闻推荐
3月16日,万山区启动“珠海人游万山”活动,让更多的珠海人走进万山群岛,感受家门口的“马尔代夫”。当天的首发团吸引了2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