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栏港区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图为大虎社区永保水产专业合作社虾苗培育场。
南方日报记者关铭荣摄
村民开上小轿车,用一部手机就能操控鱼塘的日常工作;农业园的兰花远销欧美、东南亚;河流清澈、村居整洁,乡村配套逐步完善……这些都是高栏港区正在发生的事。根据去年出台的《高栏港经济区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高栏港区致力于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的乡村全面振兴。
如何立足区情农情,让农民成为更加富裕的人群?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高栏港区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利用台湾特色水果产业园、花卉苗木产业园、黄鳍鲷养殖产业园三大平台,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围绕生态乡村旅游、现代特色农业,有机串联滨海、田园、水网、温泉资源,利用山林湖泽之利,打造高栏乡村旅游品牌。
南方日报记者王韶江
农民富?承包鱼塘亩产净利润上万元
27日,临近正午,高栏港区平沙镇大虎社区的陈师傅,来到同社区的永保水产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棚里,为自己近40亩的鱼塘挑选虾苗。
眼下正是投放虾苗的黄金时段,陈师傅早早就跟合作社打了招呼,在他到来前,上百包虾苗已经整齐摆放在地面上。清点完数目后,这些虾苗会有专人送到陈师傅经营的鱼塘。
陈师傅是永保水产专业合作社的359名社员之一。从提供鱼虾苗、饲料、技术指导,到最后的鱼虾回收,合作社的一条龙服务为社员们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永保水产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当时的平沙镇糖业行情持续走低,种植甘蔗的经济价值也逐年降低,越来越多的农户将田地改为鱼塘。然而从种植变为养殖并非坦途,资金、技术、销路始终困扰着农户。
“合作社成立时,不仅负责技术指导和配送饲料,还负责出货时保底收购。”永保水产专业合作社监事长杨正亮回忆,成立合作社还打响大虎水产养殖的品牌,把鱼卖得更远,解决了农户销路的问题。
由最初的30个农户参加,到现在的359名社员,合作社以大虎社区为支撑点,服务辐射前西、前东、前锋和东风等周边水产养殖区域,产品销往港澳及东南沿海地区。
“以前开年会,社员都是骑摩托车参加。去年开年会,来的小轿车都停不下了。”杨正亮向记者展示了当时的航拍照片,社员们承包了少则十几亩、多则上百亩的鱼塘,平均亩产净利润有上万元。
效益的提升离不开不断进步的现代农业技术支持。为提升产品存活率,合作社此前专门请来了曾留学德国的专家,更新了众多设备,把传统的“土塘”变成了环保材料制成的育苗池,这些设备可以在增加养殖量的同时使虾苗的存活率达九成以上。
在合作社30多亩的全覆盖养殖大棚里,34个蓝色养殖池整齐排列,增氧机在不断地往里面注氧。池中的水来自十几公里外的海面,海水用船运送到码头,再用泵从3公里长的管道中抽出注入水池。
池中最多的是虾苗,虾苗刚入池时,只有0.5cm长、头发丝粗细,两百多万条虾苗在池中黑压压一片。等这些虾苗养到2cm左右,才能出售给社员。
据介绍,现在正是出虾苗的高峰期,每天有500多万只虾苗从这里流出。3个月后,这些虾苗在自然鱼塘中长到一两重时,就会进入市场。这些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虾,行情好时能买到80元左右一斤。
合作社还采购了一批自动化养殖系统。通过该系统,社员从手机上就能观察到鱼塘的实时含氧量、温度等情况,并通过手机对相关设备进行远程操控。杨正亮感叹,现在是高科技养殖,以前鱼塘离不了人,现在出国都不怕。
去年6月,永保水产专业合作社还成为平沙镇党建示范基地。鲜红的党建宣传栏被立在田间地头,通过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铸造脱贫致富的坚强“主心骨”,大虎社区正日益成为高栏港区以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生动案例。
农业强?兰花远销欧洲、东南亚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走进位于平沙镇台创园二期的珠海文德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文德兰业”),上百种、数千盆各色兰花娉婷多姿、争奇斗艳,点染着春天的色彩。
选育出一个新的兰花品种,往往要经过数年的时间。为保持兰花的性状稳定、缩短生产周期,这里的兰花采用组织培养的方式培育——从亲本取出一个细胞团,然后培养出一个完全一样的个体。
在接种室,操作员小心地从培养基中选出花苗,放进新的瓶子中送进培养室;在培养室,这些花苗经过3个月的植物灯照射后成长为5厘米左右的植株,才能移植到大棚种植。
文德兰业建有3.2万平方米的室内大棚,分为生产温室和催花室两大区域,兰花在这里被批量种植。棚内摆满了巨大的活动板床,床面被分成小格子,上面的塑料盘子里摆放着单株兰花,这样的一张板床上能摆放一万株兰花小苗。
“兰花在各个阶段皆可出售。”文德兰业总经理赵丽华介绍说,公司每年产出1000多万株各式兰花,主要销往欧洲、东南亚等地。
由于兰花种植、培育不适用机械化生产,文德兰业为周边居民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一百多名员工中80%来自本地。同时,为响应高栏港区的“万企帮万村、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今年2月份,文德兰业选取平沙镇平塘社区作为结对帮扶对象,通过资金扶持以及技术扶持、走访慰问等多种帮扶手段,走进社区、走近贫困户。
在高栏港区,企业助力乡村振兴并非只有文德兰业。相继加入到帮扶队伍的企业还有神华粤电珠海港煤炭码头有限责任公司、珠海华润化学材料有限公司等数家公司,通过产业联村、项目带村、智力扶村、捐赠帮村等手段,帮助当地农民创收。
与此同时,高栏港区发挥平沙镇拥有大量农业用地资源的优势,实施“三园”工程:借助台湾特色水果产业园(莲雾、青枣)、花卉苗木产业园(兰花、紫薇花)、黄鳍鲷养殖产业园三大平台,抓好良种良法的引进、示范、创新和推广,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
具体来说,“三园”工程以台创园为核心,利用台创园的创新技术,扩大莲雾、青枣等新兴水果的种植,提升休闲采摘附加值;利用广东省种业中心先进的生产技术,将特有的热带兰花种植推广至周边社区和道路绿化,把兰花种植生产性和观赏性融合到一起,创建花卉苗木产业园;扶持大虎社区永保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黄鳍鲷养殖产业园,建设“黄鳍鲷之乡”。
农村美?打造“一村一景、四季有花”的乡村景观
如果说乡村振兴是一场“大会战”,那么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这场“大会战”里的最重要的“攻坚战”。
如今的平沙镇平塘新村,清澈的河水在村前流过,村道小巷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路边也添置了很多组新垃圾桶。
“原来都是露天垃圾点,天热的时候臭气熏天。”平塘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黄圣杰介绍说,现在村里添置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桶,并给每户村民分发小型的干湿分类垃圾桶,引导村民垃圾分类。
黄圣杰所说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桶,在平塘新村一共放置了3套。每套由“绿蓝红黑”4个半人高的垃圾桶组成,分别放置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刚开始有些村民不理解,觉得垃圾分类很不方便。”黄圣杰说,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习惯后,村民们发现以前风刮塑料袋满地跑的情形不见了,道路也干净了,于是积极性慢慢高了起来。
垃圾分类行动只是高栏港区推进乡村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
截至目前,高栏港区共完成19个村居规划和农村垃圾收集覆盖,组织开展80余次大清理大扫除行动,共出动社区工作人员、村党员干部、综治城管、华卫安保、清运工人、群众等17400多人次,铲车等机械740多车次。拆除危旧房及构筑物1100多平方米,清理房前屋后堆积杂物5400余处,近24000立方米7500余吨,整治乱搭乱接电力线、通信线、电视线约1.9千米;完成南水沥一河两岸约13公里的清障行动,清理蚝排2.5万平方米;完成平塘河、中心河等5条河涌的清淤工作,区内17条河涌水体水质维持在Ⅳ、Ⅴ类水体以上。
环境整治之外,根据去年出台的《高栏港经济区关于美丽乡村提升工作方案》,高栏港区将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建设工程,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景、四季有花”,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景观路和慢行步道。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强调“慎用城市种草坪的做法”,鼓励村民利用闲置地带种植果菜花等经济作物,逐步形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景”的花园乡村。
新的一年,高栏港区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振兴加速。具体而言,围绕现代特色农业、生态乡村旅游建设,培育特色农业品种,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有机串联辖区滨海、田园、水网、温泉资源,利用山林湖泽之利,打造高栏乡村旅游品牌。建设基础设施配套、村容整洁有序、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美丽乡村,推广智能化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及生活污水乱排乱倒整治,到2019年底80%以上村居达到省定干净整洁村标准,努力打造乡村振兴战略高栏样板。
新闻推荐
中国迈向高质量 世界迎来新动能 在“博鳌声音”中感受中国与世界的互动
当下,世界经济增长疲软、不确定性增加,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引擎在哪里?世界把目光投向了东方。走过40年改革开放的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