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古春婷通讯员蔡欢欢报道:4月8日,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向珠海市博物馆移交了105件(套)港珠澳大桥建设工程代表性实物资料,分别有:港珠澳大桥建设者穿过的部分工服、工帽、工鞋、救生衣,建造海底隧道过程中使用的部分清水模板、振捣棒、沉管隧道止水带压板、聚酯砼水沟、扭工字块模型等设备和构件。这批实物资料丰富了市博物馆馆藏,未来将在新博物馆进行专题展览,帮助市民进一步了解港珠澳大桥建设全过程。
此次移交的实物资料中,有见证“党建到桥头”“党旗在桥头飘扬”的“党员示范岗”标牌、“青年突击队”队旗、“党员示范岗”安全帽等,有见证大桥主体工程竣工时使用的铁铲,还有建设大桥交通工程系统使用的移动地滑轮、电焊条保温箱、电阻表以及特型大力钳等。最难得的是采自大桥海底隧道工地现场的珠江口海底岩心样品,这些岩心样品是燕山造山运动时的产物,它们的年龄有数千万年。
新闻推荐
站在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的楼顶,马路那边便是澳门大学,更远处是葡京酒店。在横琴新区党委书记牛敬的眼中,这是琴澳版的深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