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大桥建设现场。本报记者 程霖 摄本报讯记者郑振华通讯员孟庆虎江海明报道:20日,又一困扰珠海市重点交通建设项目珠机城轨金海大桥建设者的难题得以化解:经过一年多的反复优化研讨,金海大桥跨越中海油海底输气管道防护方案最终敲定采用“钢锚墩”防护方案,为下半年钢梁钢塔架设提供了安全技术保障。
连接横琴新区与珠海金湾机场的金海大桥是珠海建市以来兴建的最长大桥,是珠海东西部城区的重要通道,也是珠三角入海口上架设的第一条公路、轻轨两用桥,还是国内首座公铁同层合建跨海大桥。该项目自2018年3月16日开工建设以来,总体进展顺利,预计2023年完工。
施工过程中,中铁大桥局珠机城际项目部面临一项难题:金海大桥在铁路里程DK25+823m处需跨越“番禺PY30-1”中海油海底输气管道,该管道距离桥梁28#主墩中心最小距离为80m,钢梁架设期间需采取相关防护方案对管道进行保护。一年多来,相关单位组织专家对防护方案进行反复优化研讨,寻求最佳防护方案。
20日,广东广珠城际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召开金海大桥跨越“番禺PY30-1”中海油海底输气管道防护方案专家评审会,特邀相关专家、地方政府及各相关单位代表参会。经过充分征询各方意见,会议同意采取“钢锚墩”的管道防护方案,即在管道两侧上下游范围内设置两排钢锚墩,解决大型浮吊及施工船舶锚碇问题,能有效避免海底管道两侧禁止抛锚的难题。据了解,与其他方案相比,“钢锚墩”方案具有简单有效、施工干扰少、工期快、造价低的优点。
据悉,“番禺PY30-1”是一条长232km的海底输气管道,管道外径为511.2mm,壁厚为15.9mm,管道外层采用厚度为65mm混凝土进行配重包裹。
新闻推荐
珠海艺术职业学院学生在练习三灶鹤舞表演。金茶花巧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成员在制作定家湾茶果。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