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广东省第29批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圆满完成援外任务,荣归珠海。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黄荣柏作为其中一员,在金湾机场终于看见了阔别一年半的2岁孩子,当他激动地要抱孩子的时候,孩子哇哇大哭,泪汪汪地看着眼前的陌生人。黄荣柏去年执行任务的时候,孩子只有6个月大。
医疗队队员孟凡建医生积极开展“传帮带”活动,培训当地医务人员,传授新技术。
医疗队队员王力结合非洲本地实情,制作了包括常见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十五种疾病的“健康宣传海报”,通过自我保健知识的宣传起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在马拉博医院,医疗队队员邓建华(前排右二)在队员马治富(前排右四)、许继文(前排右一)配合下成功完成了小切口白内障手术,邓建华在一年半内为100余名当地白内障患者复明。
援非期间,医疗队队员石少权在义诊。
和世界上很多不发达国家一样,赤道几内亚的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较高。医疗队队员邝文英在照顾新生儿,产妇弗朗西斯卡说:“中国医生特别好,很有责任心,对孩子很负责。”甘忍亲人分离之苦、甘冒殒命之险,在遥远的异域,不畏艰辛为当地百姓诊病疗疾。他们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中国医生”。
7月22日,当一群身穿有国徽标志服装的人出现在珠海金湾机场时,接机的人群沸腾了。
“快叫爸爸!”“儿子终于回来了,妈妈想你。”2018年1月5日,由珠海组派的广东省第29批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启程赴赤道几内亚,此次医疗队共27人,来自全市9家医院的21名医疗技术人员,在当地3个医疗点提供免费医疗服务,为期一年半。现在,他们回来了。
赤道几内亚,字面意为“黑人之国”,位于非洲中西部,西临大西洋,国土跨越了南北半球,由陆地和岛屿构成,2.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百分之八十以上被森林所覆盖,疟疾、伤寒和艾滋病等恶性疾病一直威胁着该国人民的生命。
这次援非的医生,做的第一个手术麻醉的病人是艾滋病人。
“想过条件会很艰苦,但没想到会那么艰苦。”在这里,他们从专科医生成了“全科”医生,必须什么都得会,什么手术都能做。
手术无法完全根治,药品也不齐全,珠海的医生们还有“法宝”:针灸、拔罐、艾条。
就是在这种药品匮乏、器械简陋、配套设施极不齐全的条件下,珠海医疗队凭着精湛的医术,出色完成援外医疗使命。565个日日夜夜,来自珠海的他们舍家割爱,成就了跨越国界的医者仁心。
致敬!第29批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
采写:本报记者刘联
摄影:本报记者赵梓
(非洲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环境保护禁止令”申请更规范 市生态环境局印发文件明确程序
本报讯(记者陈新年)继金湾区法院在省内首推“环境保护禁止令”后,7月15日,《珠海市生态环境局环境保护禁止令申请程序》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