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翩翩)“珠海市垃圾分类起步早,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问题在于垃圾分类宣传培训不力,未打通社区这一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有专业人士如此认为。8月10日,由市科普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的垃圾分类试点及分类知识宣传培训进社区活动在高新区上栅社区举行。来自社区及其周边居民数十人出席活动,学习垃圾科学分类相关知识。
本次垃圾分类科普活动特别邀请到垃圾分类专业学者及珠海市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最早亲历者佘林红老师授课。佘林红详细介绍了珠海市垃圾分类现状,耐心解释垃圾分类的方法,垃圾分类的具体规定等,让社区群众知晓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及紧迫性,掌握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以推进珠海市垃圾分类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并让垃圾分类知识深入民心,让垃圾分类成为自觉行动。
“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不断提高认识,持之以恒坚持下去。”佘林红认为,垃圾分类难,难在广大社区群众好习惯的养成。佘林红呼吁,垃圾分类,要每个公民持之以恒地坚持从我做起,按照规定做好垃圾的科学分类,这件“难事”也就不难,也就能做好、做实。
统计显示,珠海市年均产出生活垃圾达98万吨,即人均日产出垃圾1.42公斤。垃圾分类势在必行,功在千秋。记者获悉,珠海市早在2017年出台《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并率先在大镜山馨园和龙光海悦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
截至目前,主城区的华发四季、岭南世家、五洲花城等10个小区成为珠海首批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小区。金湾区在全市率先实施垃圾分类试点之垃圾分类设施的全覆盖,目标是到今年年底,将有246个住宅小区实现垃圾分类,率先实现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全覆盖。
新闻推荐
王怀印(左)在指导同事工作身边人文/图杨雪薇吴国颂去年,退役转业到珠海市金湾区工作的王怀印,因在阳江市阳东区大沟镇新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