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印(左)在指导同事工作
身边人
文/图 杨雪薇 吴国颂
去年,退役转业到珠海市金湾区工作的王怀印,因在阳江市阳东区大沟镇新梨村的出色帮扶工作,被评为了2018年的“阳江好人”荣誉称号和阳江脱贫突出贡献先进个人。要知道,这可是第一个外地人被评为了“阳江好人”。
摇身一变“就业专家”
1976年出生的王怀印在辽宁锦州当了13年的炮兵,2005年担任部队的副连长。对于过往的当兵经历,王怀印至今仍记忆尤深。“还记得1995年在锦州的一次抢修大坝,连续奋战七天七夜,不眠不休。”王怀印告诉记者,军旅生涯培养了他强大的意志力,也让他对国家荣誉无比珍惜。这种热血精神,一直印在王怀印的骨子里。
2007年,王怀印因身体问题退役转业,被安置到珠海市金湾区工作,任职区职业训练指导中心副主任,主要负责该区居民的就业指导。在后来的9年时间里,王怀印一直扎根基层,“我一开始对就业指导并不在行,但我不断学习,直至可以完成单位安排的工作。”
事实上,王怀印的就业指导工作不但迅速上了手,而且还做得相当出色,上级领导对他评价很高,同时他在坊间还有一个称号:“金湾区的就业指导专家”。9年来,王怀印完成了从炮兵到“就业专家”的一次完美转身。
二次化身“帮扶达人”
“可能是骨子里的热血精神吧,我不太坐得住,所以主动申请去阳江对口帮扶了。”王怀印告诉记者,2016年,他响应国家号召,积极申请并被派往阳江市阳东区大沟镇新梨村进行为期三年的驻村扶贫工作。
新梨村是一条省定贫困村,“就业专家”王怀印认为,要发展就必须要让村子有自己的产业,要有造血功能。于是,在王怀印的牵头下,新梨村先后开展了牛大力种植、甜玉米种植、农产品深加工及锦粟薯等项目。
产业发展也让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据了解,2018年,新梨村总分红收益达61万元,有劳动力贫困人均分红3580元,无劳动力贫困人均分红1000元。在王怀印的努力下,新梨村成为阳江市省定贫困村有劳动力贫困户分红金额的第一名。
也正因如此,王怀印首次作为一个外地人的身份,荣获了当年的“阳江好人”荣誉称号,更被评为阳江脱贫突出贡献先进个人。今年,王怀印结束了三年的对口帮扶工作,由于离开得比较匆忙,新梨村当地村民都对王怀印相当不舍,不少人都表示想当面感谢他。
新闻推荐
“八一”建军节前夕,金湾区相关负责人近日率队深入驻珠部队开展慰问活动,给部队官兵提前送去节日的问候和祝福。金湾区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