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湾教育近年来通过系列举措“提质扩容”壮大教育事业。图为红旗中学的学生在上课。南方日报记者关铭荣摄
距离新学期开学还有不到一个月,即将投入使用的林伟民纪念小学正在进行最后的教学设备安装调试。“原凤鸣小学并入后,林伟民纪念小学可以容纳36个班,周边道路也正加紧完善,确保9月份如期开学。”金湾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近年来,金湾区实体经济、城市建设双双提速,在此安家置业的新金湾人逐年增多,对教育资源供给提出了巨大需求。为缓解学位压力,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籍需求,金湾区目前积极推进在建项目6所中小学,并已启动新建项目、改扩建项目12所中小学、幼儿园的前期工作。
除此之外,金湾教育近年来通过系列举措“提质扩容”壮大教育事业,其中也不乏亮点。为着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金湾区通过编制外教师管理改革等方式吸引一批高水平教师。不久前,作为依托当地特色进行学校特色建设、打造信息化课堂的范例,海澄小学成为全国2018年度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的入围学校之一。
●南方日报记者董谦君
学位扩容
2020年底前新增4所中小学
随着金湾区产业聚人效果的逐步凸显,近年来,越来越多人选择在金湾区生活工作。“这意味着公办学校学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金湾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做好公办学校的招生入学工作,从今年3月份起区教育局组织到各个学校及户政等单位进行摸排,掌握户籍政策调整后学龄儿童的变化数据,“从而做到主动掌握,避免工作上的盲目,以有效合理地安排学位供给。”
从整体情况上看,近年来,金湾区学龄儿童的人数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如2019年金湾区报读小学的新生4076人,较上年增加8.6%;报读初中的新生2124人,增长4.5%。“为应对不断增长的新生人数,目前正一方面新建校舍做大增量,一方面内部挖潜整合资源,最大限度满足学龄儿童的学位需求。”金湾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按照计划,目前金湾区正在积极推进的在建中小学项目共有6所。其中,包括4所新建学校和2所改扩建学校。目前进展较快的林伟民纪念小学、中兴小学综合楼改扩建工程、小林中学综合楼改扩建工程主体工程已完工,现正进行开学准备工作,按计划2019年9月开学。
另外,虹晖小学到2019年8月累计完成比例过半,计划2019年12月完成竣工验收。金山实验学校和航空新城中学建设工程已完成软基处理工程,两所学校计划分别于2020年7月和12月完成竣工验收。
对于新建的学校,金湾区提出,将配置更高标准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为未来的信息化建设等需求预留空间。在航空新城中学的设计中考虑配备游泳池,以满足学生对中考提升游泳技能的需求。同时,交通分流中心也被列入新启动建设的学校建设计划中,有望通过地下停车场、学校周边分流措施等,缓解上学放学高峰时段的交通压力。
从远期来看,金湾区已启动12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改扩建项目,包括金湾区金铭小学、红旗镇第三中心幼儿园(虹晖幼儿园)、红旗中学迁址新建项目、三灶镇新建中小学等。“后续将继续根据金湾区基础教育设施建设规划有序推进,保证按需求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教学环境,不断满足优质学位需求。”金湾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按照计划,金湾区2019年竣工(含新建及改建,下同)4所中小学,计划新增超过4200个学位;2020年竣工的有6所幼儿园、2所中小学,计划新增幼儿园学位超过2300个、中小学学位约4200个。
师资提升
特聘教师待遇参照在编教师
有了学校的硬件基础,还需要提升“软实力”,其中师资队伍建设对教育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
当前,金湾区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所需的教师队伍力量也在日渐增长。但现实情况下,在编教师名额远未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因此,为弥补目前公办中小学编制相对不足的情况,金湾区根据实际情况,出台《金湾区公办学校编外教师管理办法》,稳定编制外教师队伍,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具体而言,金湾区针对编制外教师给予了较为优厚的条件,特聘教师待遇可参照在编教师。“这也意味着两者几乎同等待遇,做到同工同酬,同时还按照工作考核发放相关的绩效奖励。”金湾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上述管理办法,用于编制外教师的投入每年将额外增加不少于6000万元。
这一做法立马起到了作用,吸引了不少优秀教师前来金湾。今年以来,金湾区已新招聘骨干教师14人,正副校长3人,园长1人。不久前,金湾区公开招聘一批在职的公办中小学临聘教师。被聘用者不纳入事业编制,而是签订聘用合同,根据学历、职称、资历、绩效等情况享受平均年薪税前25万元至38万元(含用人单位和被聘用者双方负担的五险一金)。据统计,70个岗位共吸引了约700人报名。
“办好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成长,也要考虑到教师的成长。”金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设想,未来金湾区还将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体系,让所有进入金湾教育系统的老师,都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
通过扎实开展教学教研工作,金湾区为广大教师提供了良好环境,使其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在教学展示、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中,不少优秀教师涌现了出来。如区级教师工作室上半年组织活动29次,16人参加区或市级教学竞赛,9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成功举办首届金湾区中小学(幼儿园)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3人获市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为加强教师培训管理,金湾区还起草了培训项目计划,制定教师培训工作方案。除了面向全国招标确定有资质的培训服务资格商承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外,金湾区还制定并实施《金湾区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办法》《金湾区学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管理办法》等,促进培训工作规范化。
此外,金湾区也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审视,不断查漏补缺,优化教学工作。金湾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区引进第三方对全区公办中小学进行办学行为和办学效益评估。通过检视教学管理、课堂常规等不同项目,逐一针对性地指出问题,提出建议,并作为下一年改善工作的重要依据。
■样本
海澄小学:
教育信息化
打造幸福智慧课堂
“作为一所村级小学,学校有80%以上的学生是外来工子女,信息化教育手段使我们有了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对于孩子们建立信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海澄小学校长胡宏娟表示。
教育信息化是平衡教育资源的手段之一,如今,在海澄小学智慧课堂已成为常规化开展的模式,信息化手段渗入到每一节课,通过每一位教师手上的“智慧装备”对整体课堂进行改革,使之更符合学龄儿童的行为习惯、心理状态。
在这所共有1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48人的小学里,人手一台学习平板已经成为现实。“师生每人一台含电子教材的学习平板,一个云资源平台账号,随时随地可以实现区域内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远程互动教学教研。”胡宏娟介绍,并且平板可以给学生带回家中,用于课前预习复习,提高课堂效率。
信息化手段的介入也改变了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在使用平板提交作业后,学生们可以看到同学们的得分和排名,不甘落后的孩子们反复“刷分”。如不断完善每一篇课文的朗读发音,一遍一遍声情并茂地练习,既加深了记忆又提升了技能,并在集体中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氛围。
海澄小学邻近珠海航展基地,航空飞行特色课程也成为该校的亮点。2018年海澄小学正式被评为国家航空航天特色学校,校内近400平方米的航空飞行活动馆配置激光切割机、3D打印机、创客无人机、模拟直升机等近200万器材,学生可在此体验航空领域的科普知识,萌发航空梦想。
此外,学校还建设了3D创新科学实验室,配备3D屏幕以及AR机,可以开展基于3DVR/AR虚拟技术和仿真科学实验软件的仿真智慧课堂学习。胡宏娟介绍,“课堂内容涵盖了潮汐、月食等天文现象的形成乃至"蚕宝宝"的一生的自然科普,更加直观的画面体验使得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兴致很高,学习效果大大提升。”
通过近年来的信息化教育探索,海澄小学不断开发出优秀的课程案例,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走出了独具特色的教学之路。不久前,该校还被评为教育部2018年度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的入围学校。
按照计划,该校未来还将结合信息化手段把课堂上的教学数据、教学行为数据、考试数据、学生德育评价数据进行联通,从而对学生形成全方位的整体的综合评价,帮助教师找到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新闻推荐
金湾75家企业商户对军人开展优惠活动 营造爱国拥军浓厚社会氛围
本报讯记者廖明山罗汉章报道:近日,记者从金湾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了解到,金湾区目前正在全区广泛开展“拥军月”活动,作为其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