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湾新建成的林伟民纪念小学,已经确定今年秋季投入使用。
再过半个月,秋季入学将拉开大幕。南都记者获悉,金湾区近年来持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通过改、扩或新建学校,今年将增加一年级12个班级,增加3000余学位,进一步满足当地适龄儿童入学就读的需求。
同时,金湾区还通过高薪公开招聘特聘教师,壮大优质教育队伍,持续推动特色教育,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金湾教育均衡发展。
A
扩学位
一年级学位新增12个班
每年秋季开学,学位成为家长关心的头等大事。南都记者从金湾区教育局获悉,早在今年3月,金湾区教育局就组织区内各学校、幼儿园摸查秋季入学需求,并制定相应的举措解决区内适龄儿童入学问题。
金湾区教育局负责人介绍,2019年金湾区小学入学报名人数4076人,比2018年增长了8.6%,其中金湾区的户籍生是1661人,比去年增加了447人。
“要解决新增户籍生的入学就读问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改扩建和新建学校。”金湾区教育局负责人谈道,2019年金湾区投资建成林伟民小学,并将于9月正式投入使用。
据悉,林伟民纪念小学按照高标准进行规划建设,配套建有标准的运动场、体育馆、饭堂,为学生提供午托、晚托条件。截至目前,该小学基本完成建设,正安装配套的教学设施,同时对附近的道路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此外,位于红旗的新建小学——虹晖小学已进入装修阶段,预计将在明年春季投入使用。与此同时,金湾区教育局为了解决虹晖小学学位不足的问题,在三板小学扩建了班级。
据统计,2018-2019年,金湾区新建和改扩建了4所学校,包括虹晖小学、林伟民小学、中兴小学、小林中学。今年秋季共新增12个班。另外,金湾区政府把教育建设列入了年度财政预算,未来将会加大教育的投入,在为适龄儿童解决就读学位的同时,不断优化教育环境,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金湾区教育局负责人着重提到,在学校改扩建和新建过程中,特别兼顾了两个方面问题。“一是交通,在学校投入使用后,尽量缓解学校周边的交通压力;另一个是为未来学校的互联网+和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要求预留空间,比如说光纤、宽带等。”
此外,金湾区秋季入学初中共开设了39个班,招收人数为1950人,基本满足市民需求。
B
优师资
年薪最高38万特聘70名教师
今年7月,金湾区在网上发布一则“38万年薪招特聘教师”的信息后,被多个平台转载引起众人关注。
金湾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金湾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很快,教师力量也需要不断地增长。”本次招聘,是通过吸收编制外的教师来扩充教师队伍,弥补区内公办中小学教师编制数量不足的短板。
据悉,金湾区本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编制外特聘教师70名。从公开信息来开,本次招聘对学历、素质、经验等要求相对较高,招聘对象为211工程大学应届毕业生,或35周岁以下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中小学在职教师,以及在金湾区连续代课五年及以上的公办中小学临聘教师。
另外,在过去,由于薪资方面存在差异,临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及稳定性都受到影响。本次招聘明确提到,特聘教师不纳入事业编制,签订聘用合同。但是根据学历、职称、资历、绩效等情况,特聘教师享受平均年薪税前25万至38万元,待遇基本与在编教师持平。
金湾区教育局负责人谈道,实行特聘教师的政策,参照在编教师标准来招聘和管理,主要是通过提高待遇、同工同酬,以此吸引更多优秀的老师加入到金湾区的教育队伍中来。该负责人表示,“这是对学校负责,也是对学生负责,对金湾的教育负责。”
特聘教师的招聘信息发出后,在教育界引起轰动,吸引了700多人前来报名应聘,录取率为1:10。据悉,本次招聘已完成了笔试,并在近期完成了面试,录取结果将在近期公布。
金湾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这次招募吸引了一部分外地在编老师前来报名参加考试,接下来金湾区将考虑通过招募特定教师的方法来不断优化教师队伍。
除了特聘教师,近些年,金湾区还通过加大投入,引进名校长。2016年金湾区专门制定了教育人才引进的办法,自2017年起,金湾区向全国招募引入优秀人才。2019年新招聘骨干教师14人,2019年引进了一名校长和两名副校长,充实了金湾区的教师队伍。
按照计划,金湾区教育局正在探索一套教师专业发展的体系,通过体系建设,包括教师的培训、职称的评聘、绩效的考核等来培养教师队伍,推动金湾区师资力量的壮大和教育水平的提升。
C
办特色
区内学校“一校一品”突显特色
继2005年被评为省教育强区后,金湾区在2012年又被评为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区,2014年被授予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和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
一系列荣誉的背后,是金湾区多年来不断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探索发展“一校一品,内涵发展,彰显特色”的教学经验并得到肯定。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体系是固定的,但是不同学校,可以根据校长的理念或者学生的特点,来探索学校的教育特色。”金湾区教育局负责人介绍,比如小林实验小学在艺术方面做得比较好,鱼林小学足球发展得比较好,而在三灶镇海澄小学,学校更是把智慧课堂作为常态化课程开展教学,提升了教学水平,办出了教学特色。
海澄小学负责人介绍,该校通过建设信息化对整体课堂进行了改革。如今,课堂上,授课老师通过应用信息化设备,把课堂变得更加有趣生动。课堂外,每个学生捧着一个学校配备的平板电脑,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海澄小学的学生大部分是外来工的子女,家长没有时间辅导孩子作业。海澄小学利用互联网的统计功能,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2018年,海澄小学的幸福智慧课堂模式被评为“2018年度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的小学。
针对3-6年级的科学课,海城小学还开设3D的VR、AR的智慧课堂,通过录制3D视频为学生提供教学,例如蝉的一生、潮汐、月食等3D视频,让学生更真实、更深刻地体验课堂上的知识。
截至目前,金湾区已有鱼林小学被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校”,并被评为“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足球)”。小林实验小学、鱼林小学先后被授予“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基地”称号。另外,金湾区学校有足球、航空、游泳等12个项目被认定为珠海市中小学校特色项目培育对象,学校内涵特色发展尤为明显。
南都记者最新获悉,金湾区通过规范中小学课程管理,加强课程建设,地方特色教材《走近航空金湾(小学版)》已获广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复审通过,将于今年秋季在金湾区内所有小学五年级地方课程中开展课堂教学。金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持续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采写/摄影:
南都记者 李洁琼 实习生 廖曼虹 张佩侨
新闻推荐
扫码观看《微评身边事》节目视频近日,天津市印发了《关于推进老年人助餐服务工作试行办法》,明确表示,天津将开设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