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河畔的华发水郡花园。今年以来,斗门区各项工程质量提升行动成效显著,优质工程大量涌现。其中,时代倾城城市花园三期和井岸大观花园两个项目荣获2019年度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奖;时代倾城城市花园三期更摘得2019年度省建设工程金匠奖;另有4个建设项目获评“广东省优质结构工程”。
“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斗门区推出的一系列质量引导政策,通过政府主导、构建平台、创新机制、政策激励,全区城乡建设结出累累硕果。”斗门区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说。
斗门区坚持机制先行,以政策激励助推工程质量上新台阶。去年1月,斗门首个以“质量强区”实施为主题的奖励政策出炉,推动“斗门制造向斗门创造转变、斗门速度向斗门质量转变、斗门产品向斗门品牌转变”。
其中,在建筑工程领域,提出对获得“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国家优质工程奖”“詹天佑奖”“市政金杯奖”“大禹奖”等国家级的工程项目,给予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共按含税工程造价的2%且不超过100万元奖励;对获得“优质工程奖”“市政优良工程”“优质结构奖”“智能建筑优质工程奖”等省级奖项的,给予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共按含税工程造价的1%且不超过50万元奖励。
质量过硬就可申报奖励。今年7月,斗门区再推《斗门区区长质量奖管理办法》,给予区长质量奖获奖单位一次性奖励100万元,给予区长质量奖提名奖企业一次性奖励30万元。
质量成就品牌,关乎民生福祉。
斗门区坚持严格管理,以务实举措守护工程质量生命线。注重创新和改革现有监管方式,进行质量差异化管理。
台风无情,工程建设需扎牢篱笆。2017年强台风“天鸽”来袭,斗门区迅速摸排瓦屋面、门窗、幕墙受损情况,举行“台风与屋面工程质量提升”培训班,先后进行3次防台风措施施工情况质量检查。
建材选用,坚持质量第一。针对去年开始的全国河砂紧缺、建筑用砂质量参差不齐等情况,斗门区组织3次整治海砂专项行动,严查使用海砂行为,累计检查建筑用砂71组。斗门住建部门抓牢质量责任主体,对全区5家运营的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进行资质专项检查和质量突击抽查,严厉打击项目负责人“挂证”、到位率低等问题,从源头上管控工程质量。
针对群众投诉房屋住宅质量的热点问题,斗门区开展专项检查治理,仅2019年上半年就开展专项检查4次,对违规工程五方责任主体处以诚信扣分和施工质量安全动态扣分。
同时,斗门区还加大材料抽检力度。构建建筑原材料监督抽检常态化机制,2018年原材料监督抽检共计985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帆报道:16日上午,斗门区委常委扩大会议召开。会议围绕“履行主体责任,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学用结合,推动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