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鹤大桥建设中。
城区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重新塑造珠江口的城市空间。随着港珠澳大桥通车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为金湾带来巨大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资源红利。
一年来,金湾抢抓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加大科研力度,加快产业发展平台,着力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交通设施
“1+5”重大区域项目进展顺利
2018年10月24日,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顺利通车。围绕港珠澳大桥、对接大湾区周边道路交通网络,发挥空港作用,金湾区紧抓机遇实施内联外通,推动资源要素便捷流通等工作。
从珠海机场沿路往湖心路口方向行驶,沿海可看到珠机城轨建设已经完成了隧道和沿途基础桩的建设。据悉,该段城轨从2018年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1月31日可以通车。
与珠机城轨站点相距10多公里之外,鹤港高速公路已经完成了横跨金湾路的钢箱梁建设,海上工程建设也有序推进。
据悉,金湾区一方面是配合做好涉及金湾区在建重大区域交通设施。依托“港珠澳大桥—大桥西延线、金海大桥、兴业快线—黄茅海大桥”连通轴,全面融入珠海市港珠澳大桥发展带,配合做好市域重大跨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涉及金湾区在建重大区域交通设施主要有“1+5”项目:“1”是指珠海机场改扩建工程,包括新建T2航站楼、第二平滑道,建设机场综合枢纽等工程。“5”是指金海大桥、香海大桥、洪鹤大桥、珠海市区-珠海机场(横琴-珠海机场段)城际轨道、鹤港高速工程等“三桥一轨一路”。同时,金湾区积极配合市争取高铁站点在珠海鹤州落地有关工作,通过高铁连通广州、江门、珠海,并通过横琴口岸与澳门轻轨衔接。
另一方面,金湾区不断优化内部交通网络,其中包括今年陆续启动编制金湾区综合交通规划,进一步研究港珠澳大桥西延线与金湾区道路衔接、停车设施建设、立体过街设施建设等专项规划,完善镇村及工业园区道路体系建设,将城市交通发展格局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总体布局,高标准打造支撑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现代化交通系统规划体系。
金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金湾将积极构建“一心两核三铁四横四纵”交通体系,坚持中心带动、核心支撑、辐射周边,畅通对外联系通道,提升区内联通水平,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畅顺、运作高效的交通设施网络,打造金湾城市交通新名片。
产业对接
与港澳对接“3+1”产业
10月19日,金湾区在青岛成功举行了2019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器械发展推介会。推介会上,金湾区产业发展协会与深圳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金湾不断优化生物医药产业,加强与港澳以及大湾区对接,充分借助先进城市的发展经验,在生物医药产业的医疗器械领域占得大湾区产业发展的先机。
围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加传统优势产业的“3+1”工业产业发展结构,金湾区还持续发力做了多项工作并取得成效。
其中,今年3月,注册在金湾的珠海百试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澳门科技大学正式签订《共建珠澳实验动物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合作协议》,共建“粤澳实验动物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促进珠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
6月,香港中文大学在国际健康港设立创新创业基地,推动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科学”方面的优质科技成果顺利在金湾实现转化,促进香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
今年8月,由金湾区委书记和区长率队到澳门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协作发展推介会,并与澳门相关部门和高校进行对接交流,根据“澳门所需”“金湾所能”,探讨在实体产业、经贸、科技、教育、文化旅游、青年创业等领域开展深入交流合作。
到港澳以及青岛等地“走出去”的推介会,是金湾区紧抓大桥机遇,积极融入大湾区的具体举措。不仅如此,金湾还积极修炼内功,通过持续的努力,金湾已相继建成了以珠海国际健康港、金湾新材料研究院、智能制造加速器等创新平台载体,并通过这些载体积极达成与港澳科技创新资源对接,促成多项合作的成果。
据统计,截至目前,金湾区拥有国家、省、市级工程技中心共计62个,国家、省、市级技术中心共计106个,高新技术企业269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00余家,高成长创新性独角兽企业5家。
值得一提的是,金湾区委四届九次全会讨论《金湾区贯彻落实〈珠海市全力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实施方案〉的具体工作方案》,为金湾区融入大湾区建设,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提供指导方向。
营商环境
出台“金十条”为企业发展提供新动能
随着港珠澳大桥通车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巨大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资源红利涌入金湾。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也成为金湾区不断思考并践行的主题。
2018年初,金湾区建设了基于大数据的营商环境评价系统,精准施策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一网、一门、一次”政务服务,实现992个事项全流程网上审批、928个事项“最多跑一次”、302个事项全城通办。投资建设项目从申请立项到办结施工许可审批用时不超过37个工作日。企业开办工商登记受理一次通过率95%以上,营业执照核发时间压缩到1个工作日,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办事效率。
2018年7月,金湾区在全市建立首个工业企业用地效益综合评价体系。该体系对金湾区千余家工业企业用地效益进行评测,并确认为A、B、C、D四级,向社会公布相应企业名单。针对A级企业,将重点政策叠加扶持,而针对D级则纳入相应黑名单,重点约谈促其转型升级,以此促进效益差的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金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金湾制定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城市机会清单收集发布机制,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重点,助推政府由“给优惠”向“给机会”转变,整合政府可释放的市场机会,以清单的形式向社会公布。截至今年9月底,共梳理了11个单位的32个项目。
2018年12月,金湾区推出《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扶持奖励办法》,这个办法俗称“金十条”,主要在品牌培育与质量标准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创新人才的引进及培育、培养企业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和加大金融扶持降低企业资金负担等10个方面,明显支持了区内企业的发展。
金湾区相关负责人谈到,金湾还建设了“金英港湾”人才服务信息化平台,出台1+7产业人才政策,加大对产业人才引进力度,特聘涉外法律专家为区委、区政府涉港澳法律事务提供法律意见,并为港澳人士提供专门服务,不断提升发展环境软实力。
新的历史机遇已经到来,金湾区将对标学习先进地区营商环境建设的先进经验,学习办企业、税制改革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利用港珠澳大桥积极与港澳开展物流和贸易合作,营造与港澳趋同的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让更多的港澳以及大湾区的资金涌进来、人才留下来、经济发展起来,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采写/摄影:
南都记者 李洁琼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廖明山罗汉章通讯员张意报道:作为曾经是整个学院唯一一名在国际期刊发表过论文的硕士研究生,主动放弃30万元年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