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礼。
醒狮表演。
织鱼笼比赛。
斗门民俗文化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看。
斗门特色美食展。
琵琶鸭真诱人。
斗门特色美食艾饼。醒狮舞动,鱼笼编织,赵氏家族祭礼……26日上午,斗门区第四届民俗文化节在斗门镇接霞庄启动,本土民俗文化魅力无限、大放光彩。
这些民俗活动尽管内容不同、形式不一、技巧各异……却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对斗门丰富民俗元素的持久表达和不遗余力的传承。
本届民俗文化节定址接霞庄,将底蕴深厚的民俗文化与传统村落的田园风光、纯真的乡村风情、沧桑的历史岁月完美地融为一体,民俗文化节年年举办下去,传承的不仅仅是文化,还有绵绵不绝的乡愁。
锣鼓铿锵,醒狮比赛正在进行。一狮舞罢、一狮又起。井岸醒狮队、乾务醒狮队、井岸镇新堂小学醒狮队……斗门五镇醒狮队纷纷上台展示。最终,井岸镇醒狮队斩获群狮一等奖;井岸镇新堂小学醒狮队表现出色,获得双狮和群狮两项一等奖。
斗门醒狮表演历史悠久,是省级非遗项目,坊间称“珠海狮王在斗门”。
“装泥鱼”习俗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在斗门区范围内以乾务镇虎山村为主。
“装泥鱼”,先要织鱼笼。老人和孩子一起编织,虎山村的黄国富最早完成手里的活计,小学组的编织功夫也毫不逊色。
从项目传承人到小学生,从乾务镇到斗门全区,传承和发展贯穿其中。
从口传到修编,从语言到文字,从区级、市级非遗到省级非遗,从成人到学生……跨越时间,历经沧桑,传承习俗,培根铸魂。
□采写:本报记者张帆
□摄影:本报记者曾遥钟凡
新闻推荐
新青科技工业园片区最新规划出台 交通便利 学校遍布未来斗门之“心”在这儿
本报讯记者张帆报道: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发布的公告显示:斗门区新青科技工业园片区将发展成为斗门区的产业集中发展区、西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