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湾区行政服务中心。
近日,金湾区审批通过《金湾区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21条措施》,进一步提升群众办事便捷性、体验感和满意度。
南都记者获悉,“21条”新政已落地,首批6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秒批”,其中包括内资有限责任公司备案、合伙企业备案、非公司企业法人备案等首批“秒批”事项清单等。
据悉,今年年底,位于航空新城产业服务中心的金湾区市民服务大厅有望投入使用。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金湾区将继续探索建设“渠道多、办事易、效率高”的综合服务体系,推动金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A
高频事项或“秒批”
行政审批效率是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金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从减审批环节、提高效率、减少办事成本入手,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以此助推金湾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悉,金湾区新近发布的“21条”新政,从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减费用“四减”维度出发,以政务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为工作目标,打造“宽进、快办、严管、便民、公开”的审批服务模式,以此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21条”中提出,通过实施“跨部门系统、数字化运作、精准化服务、自动化管理”的“秒批”服务新模式,2019年底前,金湾区要梳理筛选出群众高频办理事项,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将人工审批转变为后台自动智能审批,将事项申报人工流转转变为业务系统自动比对,将传统的结果出具方式转变为结果自动生成的智能化方式,全过程网上流转,实现网上申请、无人干预自动审批服务、审批结果主动及时送达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南都记最新获悉,截至目前,已有首批6项行政审批事项入列“秒批”清单,其中包括内资有限责任公司备案、合伙企业备案、非公司企业法人备案等首批“秒批”事项清单等。
在商事登记方面,金湾区通过推进全流程改革,以企业开办、注销便利化为切入点,进一步压减企业开办和注销时间,推进事项协同,如果是企业开办登记,市民提供申请资料齐全的,90%以上可以实现在一个工作日内核发营业执照。对于企业注销登记,简易注销登记公示时间也从改革前的45天,压缩到20天,效率提升了一倍。
此外,金湾区通过设立“多证合一”窗口,将涉及十多个部门的24项行政许可业务整合,让企业在“一门一网”办完事,办好事。其中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提升明显,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80个工作日以内,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40个工作日以内。
为帮助市民更好地了解办事流程,金湾区还编制“一图看懂”办事指南。统一编制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平民语言”,通过“一事一指引”,明确提交材料名称、依据、份数、规范化要求等内容,让企业和群众“一看便懂、一学就会”。
B
政务事项“刷脸办”
站在一个灯座模样的设备面前,把身份证放在底座,通过设备自带的摄像头,仅需要3秒就可以完成人脸和身份证信息比对,并存入资料库。
这是金湾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联合金湾公安分局开发建设刷脸办事智能服务平台。按照区政务服务管理局负责人透露,以后,市民再到服务中心办理政务,只需要在摄像头面前一站,就可以完成排队取号,免除多次提交身份证的烦恼。
事实上,该区在通过增加智能设备,提升服务能力不仅体现在此。据悉,金湾还通过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无线等新兴技术,拟在新市民服务中心建设“渠道多、办事易、效率高”的综合服务体系,实现服务渠道立体化、动态监控实时化、服务流程自动化、决策分析智能化、互动交流便携化、智能服务全面展示。
类似这样信息化、智能化手段的应用在金湾还有不少。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金湾区营商环境分析系统于去年3月份上线运行。该系统在世界银行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结合金湾区的实际情况,构建了“10+2”营商环境评价模型。通过对指标数据的系统量化分析,发现并对现阶段营商环境存在的短板进行优化改进。
此外,在金湾区行政服务大厅的墙面显示屏上,通过5G智慧大厅(金湾区全资源可视化平台)可以统计等候市民的人数、等候时间以及事务办理所需时长,工作人员也可根据平台统计,对等候市民予以提供饮水等服务,并根据等候人数增开办事窗口,以此提高行政服务效率。
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金湾区已逐步将人脸识别等硬件设备部署至各级政务服务大厅等政务场景,预计今年下半年将在新建成的政务服务大厅试点推行刷脸办政务。
C
区级政务事项“一次办”
要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就得多跑路。互联网的出现,让更多便利化的办事场景成为现实。
金湾区负责人介绍,该区正在持续推进系统整合数据共享。依托广东省政务服务网和金湾区政务服务统一申办受理平台,2019年底前,金湾区各部门完成自有业务系统与区政务服务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对接,数据资源除设计安全外实现100%共享。金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一来,可有效杜绝“二次录入”的低效重复劳动,真正做到“单点登录,一网通办”。
依据刚发布的“21条”新政,按照“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的原则,2019年底前,区、镇、村(社区)三级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70%以上;2020年底前,除经本级政府批准的事项外,实现各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100%网上可办。
除此之外,新政中还提到,着力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办”。按照计划2020年底前,除经区政府批准的事项外,其余区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100%“最多跑一次”。
在做好监管,让政务服务得以高效、有序地运作,中介服务是其中的重要板块。新政中提出,将依托“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加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和服务项目清理规范力度,切实增加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助力营造“公开公平、竞争有序、收费合理、服务高效”的中介服务市场环境。
金湾区相关负责人谈到,随着政务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未来金湾区将逐步完善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库等基础信息库的建设,汇聚关联全区各部门政务服务运行的过程数据,形成全区政务服务信息资源体系,为区政府部门充分运用政务大数据进行绩效管理、效能监督、服务优化,推进政务服务提速增效提供有力支撑。
个案
7项业务3个工作日可办结
“对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从前办理一次性经济补助至少要跑9趟,办事极为不便。”金湾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介绍,这给退役士兵带来极大麻烦。
据统计,金湾区的退役军人在办理《发放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业务时,在材料齐备的前提下,仍须辗转于区、镇两级的9个部门,办理6个前置事项,至少需要跑9趟,提交的材料总份数高达28份,用时更是长达31个工作日。
从今年9月开始,金湾区在全市率先实施退役军人事务一站联办,以区级行政服务大厅综合服务窗口为中枢,提出9个联办部门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军转、复员、退伍军人入户”“退役军人社会保险关系转入”“组织关系转接”、“区预备役登记”“镇预备役登记”“发放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退伍回乡报到”等7项业务的协同办理。
在“一窗进出、两线协同、多向联办、只跑一次”的服务指引下,退役军人仅需3个工作日即可办结7项业务。
据统计,9月份,金湾区总计办理40名退役军人一次性经济补助业务,均在3个工作日完成办结,大大节省了退役军人办理业务的时间。
据悉,目前各退役军人赴金湾区行政服务大厅一楼民生事务综合服务窗口即可办理该项业务。除了法定节假日外,每周的周一至周五上午8时30分至12时、下午1时至5时30分;周六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均可办理该业务。
采写/摄影:
南都记者 李洁琼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廖明山罗汉章报道:“内外兼修”的金湾区图书馆(新馆)自今年国庆假期对外开放以来,成为不少群众“充电”“遛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