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珠海 今日香洲 今日斗门 今日金湾
新岭南 > 广东 > 珠海 > 今日斗门 > 正文

36小时建起迷你“火神山”10台战役“神器”秒测体温斗门科学防疫,利用大数据+网格化,构筑群防群治铜墙铁壁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02-13 06:26   http://www.kcqsx.com/
[摘要]斗门科学防疫,利用大数据+网格化,构筑群防群治铜墙铁壁

← 通过网格化管理,斗门区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户、到人,在一线构筑起群防群治的铜墙铁壁。

城区

36小时平地建起迷你版“火神山”,提供120多个床位;自动捕捉人像,同时秒测5人体温,10台战疫“神器”上线;社区村庄通过地毯式追踪、网格化管理,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户、到人,在一线构筑起群防群治的铜墙铁壁;线上运用“大数据分析+网格化管理”,实现精准防控,打响了疫情防控“信息战”。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自广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斗门区将这两年打造珠海“二次创业”新引擎激发的攻坚克难精气神注入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各镇街、各部门拧成一股绳,党员干部冲在最前线,医务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日夜奋战,筑起了科学防控疫情的“铜墙铁壁”。

抗击疫情 36小时平地建起临时隔离区

1月23日,广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当天,位于珠海斗门区的遵医五院接到一则特殊的通知:斗门区委区政府决定,为确保有效控制疫情,将在院内设立临时隔离区,搭建集装箱式病房,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接到临时隔离区建设任务后,我们面临的首要困难就是人力和物资的短缺。”斗门区住建局副局长张冠斌是这次隔离区建设的参与者,由于防控形势严峻,又加上临近春节,工人返乡、企业停产等困难叠加,如何组建一支高效有力的施工队伍,成为了必须解决的首个难题。

“疫情就是命令,现场就是战场,党员干部就是冲在最前的先锋队。”张冠斌说,接到任务后,指挥部立即向全区住建行业企业发出号召,调度一切可用力量。

“全区建筑企业纷纷响应,仅用4个小时就为我们提供了吊车等机械和板房、砂石等材料,紧急召回返乡工人,缓解燃眉之急。”张冠斌说,施工单位更是勇往直前,腊月廿八当天,就已经开始赶至现场,通宵进行场平、回填等施工。

经过36个小时的日夜鏖战,临时隔离区平地建起84间临时病房、医务室,共计120多个床位,达到收治病人条件,成为疫情防控期间珠海市率先建成的板房式病房。

而在隔离区投入使用后,现在患者到遵医五院就诊,须经过一套严密有序的分诊流程,在询问流行病学史及临床症状、测量体温等程序后,疑似的发热患者将被送到隔离诊区就诊,同时进行医学观察,并与正常就诊大楼隔离。

严防死守 24小时值守村口不漏一人

2月3日,是村民黄伟乐值班的第9天。春节期间,斗门区白蕉镇成裕村接到上级通知,在村口设卡采集来往人员的健康信息,由于村里有6个出入口需要大量人手,该村便考虑召集一批志愿者。黄伟乐在村里的微信交流群看到信息后,自愿报名参加值班。大年初二,黄伟乐就来到工作岗位上。

成裕村是珠海斗门区有名的大村,是该区第一个工业产值亿元村、第一个建立村级工业区的行政村,在城乡分类上属于镇乡结合区。近年来,凭借毗邻新青科技工业园、斗门“一河两岸”核心区等独特地理环境,成裕村大力发展工商业和物业租赁,村里建筑比较密集,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出租屋随处可见。

“总人口有7000人左右,其中流动人口能占一半多。”成裕村党支部书记梁锐添说,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多是来自河南、湖南以及广西,他还把村里所有的湖北籍人员算了个遍。“一共是127人,这个春节他们多数没有回家,也没有出现人员发热的情况。”梁锐添说。

梁锐添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厚厚一沓登记表,上面记录着村里所有外来人员的信息。他介绍,这是村里近期的主要工作,为了这项工作,村里在6个路口安排人员三班倒、24小时值班,并进行挨家挨户的摸查,确保不遗漏一人。

与成裕村一样,一场互联网+时代的防“疫”地面战,在全区所有镇街村居打响,构筑起“物防、技防、人防”体系,417名社区网格员群防群治,原有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劝导站,摇身一变成为疫情防控宣传塔。社区村庄通过地毯式追踪、网格化管理,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户、到人,在一线构筑起群防群治的铜墙铁壁。

科技助力 10台测温“神器”快速上岗

在珠海斗门,大信新都汇以及斗门汽车客运总站,4名新“员工”正式上岗。这些新“员工”叫高德红外体温快速筛查仪MS400。专为红外人体测温设计,采用高灵敏度与更高分辨率的红外探测器,可提供更清晰的红外图像和更高的测温精度。

“这些‘神器’帮了我们很大忙,商场内多了一道体温检测,不用很多人手,同时也让来往逛商场的市民更放心。”大信新都汇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商场内,有过往的市民经过时,机器会瞬间自动捕捉面前走过的人,影像随之呈现在显示器上。与此同时,一旦有人超出设定温度范围,设备就会直接报警。

“有人发热,凭借图像便可追踪到人。”珠海市斗门区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称,这套体温仪能够同时快速测量5人体温,并显示范围内人群的体温情况,避免人员密集场所的入口花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进行体温测量。

目前,购置的10台测温“神器”已全部投放。其中,白蕉长途客运站、大信新都汇、信禾公交总站、斗门区行政服务中心,以及人流密集的重点酒店均有设置。

智慧作战大数据助力斗门精准防控

社区村庄严防死守,线上则是精准防控。在智慧手段下,斗门区采取“大数据分析+网格化管理”模式,联网联控、立体防控,全方位驰援一线,高效助力全区战“疫”,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信息战”。

珠海市斗门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有关负责人称,“早在疫情拉响警报之后,我们就第一时间对接微信应用平台,结合卫生健康、文广旅体、应急管理、交通住建等一线部门需求,在1月30日就开发使用‘人员情况跟踪统计、群众监督线索上报、居家管理平台’三大线上平台,推动小程序发挥大智慧。”

仅仅上线不到一周,人员跟踪统计有效反馈超过8000条,群众线索上报74条,居家管理对象反馈近1500条,每日两次形成大数据分析图表。目前,斗门已累计开发十多个应用场景,并根据防疫形势的变化和企业复工、学校开学等场景,进行开发专项应用。

“针对复工复产复学高峰期,我们正重点抓住从业人员多、覆盖面广、易于产生人员聚集的行业与领域,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疫情防控与监控,从而让大数据真正实现‘大效益’。”该负责人表示,通过大数据的整合和信息化分析手段,不仅让珠海斗门区各类疫情防控数据情况一目了然,也使得在这场与病毒的战斗中,宏观指挥的决策者更有底气地开展疫情发展研判和决策。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袁平峰

新闻推荐

斗门各界青年积极捐款捐物 为战“疫”一线提供保障

本报讯(记者何进)口罩、消毒湿巾、洗手液、牛奶、面条、蛋糕……2月6日,斗门团区委联合斗门区青年联合会、白蕉镇、井岸镇、...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36小时建起迷你“火神山”10台战役“神器”秒测体温斗门科学防疫,利用大数据+网格化,构筑群防群治铜墙铁壁)


 
频道推荐
  • 两年内实现 三级全覆盖 珠海斗门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品牌
  • 城事调查 道路千万条 夜深难返校 珠海两大剧院纷纷推出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观看演出,但不少大学生表示捧场“有难度”
  • 《珠海经济特区防台风条例》正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台风期间不得强制非抢险人员到岗
  • 27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珠海公开宣判首宗因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恶势力犯罪团伙案件
  • 从破到立:风貌管控重塑斗门美丽乡村 村居规划编制覆盖全区88个村居,年底前完成13条样板村基础设施建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