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鹏辉能源有限公司涂布生产车间工作人员进行生产作业。
力争满负荷生产。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石,度过年初的抑制期后,待疫情阴霾散去,被压抑的社会需求将大量释放,工业企业的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都将迎来反弹,制造业复苏势不可挡。
危中蕴机。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以珠海先进装备制造企业为代表的珠三角“世界工厂”,在复工复产上打出漂亮的“起手式”。大量企业正致力“满负荷生产”,誓把被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采写:本报记者何进
摄影:本报记者曾遥
斗门企业复工复产热火朝天
2月29日下午,斗门区新青工业园,国内电池巨头——珠海鹏辉能源有限公司锂电一部正极制片车间内,机器有节律的震动声冲击着人们的耳膜。这座占地2500平方米的30万级无尘车间内,10多节外观如高铁车厢的正极切膜机正高速运转。冲锤、切刀、清理毛刺……机舱内机器人如“千手观音”进行层层精校,薄如蝉翼的银色正极片像流水滑过全自动生产线,灯光下流转如梭。
戴着口罩、21岁的罗新春隔着机舱玻璃监视着面前这台价值数百万的机器和生产线的动向,不时抬手按下电脑屏幕上的触屏按钮校正技术参数。在手指的牵引下,两台固定机位、千万像素的CCD高速相机以50毫秒/张的速度不停地抓拍着如流水般的图像,光电转换间,正极片上的瑕疵等不为人眼所获的细节被捕捉放大,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在罗新春眼前。
“人每眨一下眼的时间,相机就可以对着流水线拍摄3张图片,通过要素对比,帮助找出正极片上的出突、毛刺等瑕疵,指导我们校正。”罗新春说。
数据显示一切正常,得到反馈的罗新春继续手上的操作。在他的调度下,机舱内机器人灵活调转着手臂关节,切刀频率加快,正极片放卷速度达到180次/分钟的频率。机器高速旋转的规则节律,让切刀的咔哒声愈加清脆悦耳,犹如心脏的蓬勃跳动。
“目前我们车间已恢复了80%的产能,每天可以生产2万平方米的正极片,用在储能电池上。这些电池将优先满足中国移动、中国铁塔等国内公司的订单,用到他们的基站建设中。”车间生产经理郭继伟说。
鹏辉能源公司的生产场景,是珠海市智能制造业全面复苏的生动图景。
“亚马逊的蝴蝶扇动翅膀,可以引发太平洋上的一场风暴。”顺着珠三角“世界工厂”澎湃机器声无形延伸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千万家企业组成的牵动全球的巨大产业链条。
据了解,珠海鹏辉能源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电池生产厂家之一,主要生产聚合物锂离子、锂离子、锂铁、锂锰等电池,同时还生产充电器、手电筒等电池相关产品,是中国品种最齐全的电池制造商。这位国内电池巨头可提供从电芯到成品电池组合在内的完整系列产品,产品畅销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法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1656家企业完成复工5.5万名产业工人顺利返岗
为全力做好统筹工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斗门区专门印发了《斗门区领导联系服务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斗门区四套领导班子成员、法检两长、部分部门负责人,挂点联系68家重点企业,实行“一企一策”,重点协调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项目审批、原材料供应、上下游产业链衔接、跨省跨市物流运输、资金缺口、招工用工等,以及防控物资保障等诸多方面的难题,帮助企业安全科学有序复工复产。
截至2月29日,斗门区(不含富山)复工企业165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39家。复工总人数55199人。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复工145家,复工率98%,复工规上工业企业占2019年规上工业总产值99.73%。
以鹏辉能源公司为例,其遍布国内的广东、广西、江苏、河南以及国外的日本等7大园区中,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的珠海工业园是产值最大的一个,2019年的产值近17亿元。
“公司在做好充分的疫情防控等相关工作后,从2月11日复工复产,目前有2300余名员工返岗,复工率达到80%,整体产能已经超过8成,预计三月底公司生产将迎来全面复苏。”珠海鹏辉能源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黄菊英说。
满负荷生产“把耽误的一个月时间抢回来”
斗门区委、区政府的积极帮扶为企业营造出宽松的营商环境,为复工复产带来生产经营上的多重利好。
为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遇到的难题,斗门区领导积极下沉一线,深入企业,主动服务、指导和帮助企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及时收集和协调解决企业在复工复产中的掣肘和困难。
系列政策和红利落实到企业层面,带来积极效应。
“从年初二开始,斗门区科工信局就开展了上门服务,帮助我们制定复工复产方案。2月27日,负责挂点的斗门区领导了解到我们公司口罩等防疫物资有短缺,当场承诺帮忙解决。2月28日提供了2000个珍贵的口罩支援我们一线生产。斗门区总工会还送来了消毒液、卫生手套和3万元现金支持我们恢复生产。”黄菊英说。
复工最缺的就是人手。斗门区积极行动,人社部门牵头,帮助鹏辉公司从斗门对口帮扶的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招募来200多名工人,加上历年就业的,目前福贡老乡总人数达到600名,占到了企业复工人员的1/4,为企业生产一线提供了巨大的人力支持。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好消息也纷至沓来。
首先是产业链的复苏,给各大企业带来信心。“目前,省内的电池产业上下游供应链条全部通畅,省外的上游供应商复产的也有7成,部分疫区的供应商,已联系国内的替代厂商,产业链条得到理顺,大大缓解了我们的生产成本压力。”黄菊英说。
另一个好消息是,由于比其他企业抢先起步恢复生产,占得了发展先机,企业接到的订单量大增。当下,5G催生的消费性电子等3C产业回暖潮来临,珠海鹏辉能源有限公司的海外订单量也受此刺激快速上升,“公司春节期间积压了不少订单,最近又新增了大量订单,仅海外订单量就达到1亿元。”黄菊英说。
她透露,珠海鹏辉能源有限公司2020年原计划产值要突破20亿元。“目前来看,要补回之前的进度,就必须完全释放产能,甚至到120%的程度,尽快通过"满负荷生产"完成订单,把耽误的一个月时间抢回来。”
新闻推荐
中大五院感染病防治中心内,身穿全套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在为患者诊疗。关铭荣摄珠海援助湖北医疗队的医务人员出征抗疫,与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