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岗工人在车间里紧张作业。宋福亮 摄
本报讯(记者/李景仪 见习记者/曾宇萍)厂房外,十几套组装完毕的白色风电塔筒高高矗立,等待验收打包、分批发货;厂房内,技术工人戴着口罩、手套和护目镜,专注地打磨和焊接钢板,机器轰鸣,火花四溅……3月3日,记者走访广东粤水电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了解到,随着风电塔筒原材料供应的逐步恢复,该公司三条生产线“火力全开”,计划今年8月底完成中广核阳江南鹏岛海上风电项目订单。
当天下午,在该公司入口处,记者按要求做好身份登记和体温测量,并用安保人员提供的酒精消毒液对手部进行消毒后才被允许进入。公司副总经理陈浩告诉记者,如今是疫情防控关键期,公司抢抓生产进度的同时也不能放松防疫要求。对于厂房、宿舍、食堂等重点区域,公司每天都安排专人进行全面消毒。员工上下班走专用通道,定时测量体温,用餐时按10人一批分批次到食堂打饭。公司2月10日复工至今,大部分员工已经返岗,并未出现疫情。
记者走到生产车间门口,看见一车车钢板被运送到这里卸货。这些钢板要经过切割、打磨、卷板、纵缝焊接、连接风电法兰、焊接筒体内部构件、除锈喷漆等工序,然后装配内部电器设备,才能变成风电塔筒成品。
“湛江宝钢的钢板和江苏江阴的法兰是我们生产风电塔筒最重要的原材料。
前段时间受疫情影响,原材料供应不足,给我们开工造成了一定困难。好在我们春节之前储备了一些原材料,与厂家积极沟通后原材料供应也在逐步恢复。”陈浩说,预计到3月中旬原材料的供应能满足公司生产需要。
钢板焊接成形是制造风电塔筒的一项重要工序,需要大量焊工。陈浩介绍,由于疫情的影响,公司节后返岗复工的焊工比节前少了70多人,公司产能只能达到满负荷运转状态的85%。为此,公司正通过电话招聘、网络招聘等途径,积极吸纳省内劳动力,缓解用工难题。
广东粤水电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塔筒产品主要供应中广核阳江南鹏岛和粤电珠海金湾两大海上风电项目。其中中广核阳江南鹏岛海上风电项目的订单包括73套风电塔筒,目前粤水电公司已完成20套。陈浩表示,随着原材料供应的恢复和焊工的逐步就位,公司会加快生产进度,有信心在今年8月底完成中广核阳江南鹏岛海上风电项目的订单交付。
新闻推荐
政策菜单送上门 企业受惠快准稳 金湾区狠抓企业复工扶持政策落地
本报讯记者罗汉章报道:24日上午,金湾区召开项目企业复工复产第五次会议,专题研究企业复工复产扶持政策落实方案,对全区接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