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选择外出吃饭
斗门黄沙蚬正肥美
吃出高考的感觉
文/图梅尔
这段日子,大家最怀念的,便是各色各样馋人的美食:打火锅、撸烤串、喝早茶、吃海鲜……有调查指出,在3000多位受访者当中,62.37%的人已经在餐饮业复工后享用了他们的第一餐,这其中又有65.71%的人是因为“在家憋太久纯粹想外出吃饭”。这么看来,大部分人都难抵抗压制了两个多月的美食诱惑。那么这些日子在珠海的餐饮业又是怎样的呢?
A堂食吃出“高考的感觉”
在这个月初,餐饮业刚刚有序恢复堂食的时候,笔者就发现不少吃货随即出动,而当时餐厅的堂食因有条件开放,还让人看到堂食吃出了“高考的感觉”。
3月7日,在珠海斗门的大信新都汇里,部分餐饮店恢复营业并限制性开放堂食。不少餐饮店通过减少座椅、拉开间距等方式落实防疫措施。顾客就餐前要先“过五关”:“戴口罩了吗?”“斗门健康码是绿码吗?”“体温正常吗?”“双手消毒了吗?”“信息登记了吗?”
斗门信轩酒家经理唐科显就告诉笔者:“我们大厅的桌子减少了50%,确保每桌间距达到三米或以上,保证顾客间的距离不会太近造成过于密集,门店每隔两个小时进行大面积消毒,确保就餐环境卫生安全。”
据悉,在3月初,大信新都汇部分餐饮店已经开始营业。商场每天都会不定时巡查,督促餐饮企业执行相关规定,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确保市民用餐安全。各餐饮店除了鼓励顾客预约就餐之外,还要求工作人员都要佩戴口罩、上岗前做好个人消毒工作。不少顾客都说,防疫措施做得很到位,他们也吃得很放心。
而在斗门本土的烧腊店——唐宫烧腊快餐店,早早就恢复了相当一部分的客流。电话预约订餐、美团外卖软件订餐、到店打包……恢复营业后迎来了大波订单。除了提倡线上订餐、打包之外,唐宫烧腊快餐店还严格落实工作人员、外卖员的体温测量和信息登记工作。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光临的顾客一人一桌,隔位、错位而坐、不得拼桌,堂食吃出了高考的感觉。
在珠海金湾,“保持一米的安全距离”更是官方提出的进餐方式。位于金湾区红旗镇广安路的陈一新龙虾店,3月7日开启了堂食经营的第一天,其老板介绍,目前店内可以提供堂食,但需要用餐顾客间隔一米。而进店堂食的顾客还有一套特殊的“程序”要走,首先用手机扫“粤康码”登记个人健康信息,再在店家的记录册进行个人身份信息简要登记,继而测量体温,“手续”完成后方可进入店内就餐。
B肥美海鲜正“发出信号”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珠海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这里的海鲜档又如何呢?
近日,笔者在珠海市香洲区的湾仔海鲜街了解到,湾仔海鲜街一共有17家海鲜餐厅,目前已有5家开门营业。123家鱼档中,有10档已经复工。在疫情期间,湾仔海鲜街每隔三天会对鱼档进行全面的消杀,从鱼档内部到街道,从街头到街尾,不留任何一个死角。另外在2月中旬,整个海鲜街进行了一次卫生大整治,所有的塑料箱、泡沫箱都进行了彻底的清空。
开门营业的湾仔海仪美食楼里,陆续迎来了前来品尝美食的顾客。餐厅负责人钟海英表示:“客人进店后首先要进行体温检测,不能超过37.3摄氏度。另外要用手机扫餐厅的疫情码以及在粤康码上进行打卡。完成三个工序后要用75%的酒精消毒液洗手,做好信息登记方可进餐。”为了保证店铺的卫生安全,钟海英特别指出,所有餐具都用100摄氏度高温进行消毒,而且提倡客人使用公筷。厨房里更有专门的高温蒸炉。客人每次吃完,餐桌会用酒精消杀,每天三次对店内地面使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
3月下旬,珠海斗门的黄沙蚬正是最为肥美的时候,去年12月,莲洲镇更被评为“中国黄沙蚬之乡”。笔者日前在莲洲镇的壹壹发餐厅看到,如今面世的黄沙蚬肉质饱满,让人垂涎欲滴。目前,莲洲镇的餐厅已正常营业,在保证安全用餐的前提下,未尝不是一个觅食好去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帆报道:鹤港高速一期工程今年航展前要实现鹤洲北互通至机场东路段通车;低标准县道升级改造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