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程闭环式管理严防境外疫情输入。香洲区供图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境外迅速蔓延,珠海市也陆续出现了个别境外输入型病例。严防“输入性风险”,加强境外返珠人员排查管理,已成为珠海市目前防控工作的重点。
作为珠海市主城区,香洲区辖区内有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拱北口岸、湾仔口岸三大入境关口,为把好入境门户,全力落实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工作要求,连日来,香洲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严密组织,各职能部门及街道团结协作,迅速行动、狠抓落实,从入境到隔离安置无缝衔接和闭环式管理,坚持一视同仁,坚持严防严控与人文关怀并重,多措并举做好境外返香洲人员疫情防控和管理服务工作,将病毒传播风险降到最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本报记者马涛
区卫生健康局:
派驻百余名医务人员进驻酒店
据了解,香洲区目前共设置隔离安置酒店17家,在尽早发现“输入性病例”,有效控制疫情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
为指导隔离酒店有序、规范开展工作,区卫生健康局制定了《集中隔离安置酒店防疫防控工作指引》,并于3月22日下午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防疫、消毒的专题培训。
该局每日派出100余名医务人员到各酒店,负责与驻点工作组核对入住人员信息、流行病学调查、入住人员医疗问题处理、污水集中排放口消毒药品投放、解除医学观察通知书发放、采样辅助,指导酒店做好消杀记录等工作。
为做好在香洲的境外旅客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根据上级部门要求,该局指定香洲区人民医院为涉外定点健康服务中心,指定专人负责跟进,承担责任区域内(前山片区)涉外人员主动随访、医疗巡诊、送医送药、健康监测、健康咨询及其他医疗健康服务。自3月20日至24日,该涉外定点健康服务中心共提供健康巡查服务263人次。
该局还按照《关于印发境外来粤返粤人员医学观察工作指引(第二版)的通知》要求,对14天内从国外来香返香人员开展核酸检测。截至3月24日,该局对945名14天内从国外来香返香在管隔离人员开展核酸检测,检测率达100%。
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重启锦江之星集中安置酒店
香洲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负责协调落实该区隔离安置酒店,随着国外疫情日趋严重,该区陆续安置了来自英国、澳大利亚、越南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入境人员。
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落实安置点24小时值守工作,值守不留盲区;切实严把“入住关”,制定“一表通”登记入住人员的所有关联信息;先后制定并刊印《珠海市香洲区集中隔离安全防控“双五条”》《香洲区集中隔离安置点管理规程指引》,统一工作流程,强化宣传引导。
重启锦江之星(情侣中路店)为集中安置酒店,严格落实隔离措施,各楼层配备特保人员24小时值守,严格执行“一人一间、贴封条”措施;公共空间定时消杀,做好人员防护、卫生防疫工作,防止交叉感染;未过14天隔离期坚决不允许入住人员离开房间,确保隔离有效性;专设数据资料组协调联系全区各镇街及职能部门,及时收集统计全区集中安置酒店数据,确保数据上达。
安置点工作组注重对在住人员做好政策宣传贯彻工作,制定温情细致的心理疏导措施,重点关注身体不适等特殊人员,确保隔离观察人员的身体健康和情绪稳定,保障其能够积极配合隔离工作。
截至3月25日15时,区集中安置点累计集中隔离、安置境外返香人员342人次,仍在隔离、安置245人。
拱北口岸综管办:
坚持严防严控与人文关怀并重
严防严控,“一个不漏”。1月24日开始,拱北口岸综管办与海关、市商务局(口岸局)等部门紧密配合,联防联控,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拱北口岸综管办下属的安检中队平时负责出境旅客的安全检查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40多名安检队员被紧急抽调到拱北口岸分流安置点,配合海关等部门开展口岸疫情防控工作。接收海关送来的有重点国家(地区)旅居史的旅客后,安检队员对旅客的国籍、行程等信息进行逐一登记核查,测温筛查,分类引导,最后转运护送至安置酒店,交给酒店组人员。
截至3月24日,拱北口岸安置点共接收登记海关送返人员1847人次,安置分流1205人次。
“从接收到转送,近期这样的"接力"每天都有100多次。”口岸综管办相关负责人说,每一次,安检队员都认真做到“面对面”交接,“点对点”护送到位,一环扣一环,确保“一个不漏”。
在工作中,他们既依法依规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又注重人文关怀、设身处地热情服务。特别是3月15日开始,拱北口岸入境旅客数量猛增,且状况复杂,工作量骤增,从接收、登记、分流、安置,安检人员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耐心热情地向每一名旅客讲解疫情防控措施,解答疑问,听取意愿,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积极争取旅客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虽然疫情防控期间拱北口岸每天晚上10时就闭关,但每天在酒店安置好最后一名旅客,往往都已经凌晨四五时了……”上述负责人说。
区市场监管局:
开展拉网式排查杜绝防控盲点
为守住“外防输入”这一关键防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动担当作为,肩负起非星级酒店疫情防控管理工作重担。近日,该局抽调10名业务骨干组建工作专班,组织开展了系列专项行动,对全区405家非星级酒店开展拉网式排查,杜绝防控盲点。
结合疫情变化,该局不断调整监管重点,现阶段以非星级高档型酒店为主要排查对象,密切联系即将复业的酒店,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酒店及时回头查。截至3月25日,共检查酒店入住人员信息6240人次,排查出涉重点疫情地区来香人员218人,其中境外来香人员18人,均通报所在社区“健康专班”处理,另有3名外籍人员已转移至集中隔离点隔离。
随着各口岸入境人数不断攀升,防境外输入形势愈发严峻。按照香洲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香洲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再接重任,3月19日起进驻国政大酒店开展境外部分来(返)香人员集中接转工作。
该局抽调20名党员干部,由党组成员带队,牵头区水务局、投促中心等单位,迅速集结成一支有30名队员的专班队伍,经过两小时的岗前培训便立即投身战斗一线。专班实行24小时值守制,做到分工明确、流程清晰,领导靠前指挥,党员干部密切配合,确保接转工作不漏一人。
3月19日至25日,该专班已累计分流转运境外来(返)香人员256人,其中在酒店等候接转人员63人,由各镇街接离或直接离珠人员共193人。
各街道:
24小时无缝衔接和闭环式管理
香洲区多个街道压实管理责任,前移管控关口,优化工作流程,在一线全力奋战。
连日来,拱北街道举全街道之力,做好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入境人员转移安置工作。自3月13日至19日,拱北街道陆续抽调116人24小时参与到各安置点的工作中。
入境旅客人数日渐增多,拱北街道抽调组成的大桥工作组早中晚三班倒持续开展工作,从接待旅客询问情况、登记录入信息、清点人数,到转移人员到酒店,专人跟车复查清点等各个环节,做到了系统、持续、高效。在隔离安置酒店,拱北街道工作人员也是24小时值班,确保了人员安置和协调省内各地接送人员等工作的有序运行。
吉大街道将严防境外输入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依法防控,坚持措施精准,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落细。
各社区成立三人小组,全面排查辖区内涉外人员情况,开展“一对一”持续跟踪服务。同时,街道成立专班、指定专人、安排专车,统筹开展辖区内涉外返香人员的接送及安置管理,截至3月25日,已经接回涉外返香人员200余人。
街道成立由班子成员带队的酒店工作专班,对辖区内5家集中安置(分流)酒店进行24小时管控,班子成员均下沉酒店开展集中管控工作。截至3月25日,其中3家集中隔离酒店累计安置重点人员149人(涉外91人),德瀚酒店转接省内各地涉外旅客987人次,南油酒店累计安置涉外人员70人,接收中转105批次,共计699人。
为进一步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湾仔街道积极行动,应对境外输入性风险,在全区镇街中率先设立镇街级集中安置点——银华酒店,对境外回国人员进行集中安置。
湾仔街道严格按照区关于境外输入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统一归口,专人负责对接、接收从拱北口岸、横琴口岸入境的境外来珠人员,由街道综治队员、派出所民警、医生、翻译志愿者组成的“四人小组”协助将境外返珠人员送到集中安置点,形成闭环管理,强化管控。
自3月16日起,前山街道闻令而动,负责起接待、运输经拱北口岸、横琴口岸、珠海轻轨站、金湾机场等境外入珠旅客的集中安置任务,从入境到集中安置酒店,再到旅客转移,全程专人专车陪同。同时,调配资源,统筹隔离酒店,开辟了中转安置酒店和外籍旅客集中安置酒店,抽调人员24小时全天候值守,联合市直机关支援队伍、民警、医生、酒店工作人员等各方力量,紧急组成“抗疫先锋队”,做好境外中转旅客的接收、隔离、核酸检测和分流等工作。截至3月25日,接待、运输境外中转旅客送出至市内、省内市外、省外等共458人。
新闻推荐
香洲区辖区企业第二轮申购口罩通道开通 预约领取时间截至3月26日
本报讯记者马涛报道:为支持香洲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加快复工复产,记者19日从香洲区获悉,即日起,钉钉“香洲区企业服务平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