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珠
詹时桂
彭素鹃图片由香洲区卫生健康局提供□本报记者马涛
2020年1月底,一场席卷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春节笼罩上一层阴影。疫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疫情发生后,在抗疫最前线,总能看见许许多多忙碌的身影,他们如天使般守护着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南丁格尔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5月12日是第109个国际护士节。让我们走近香洲区的白衣天使,共同了解他们的抗疫故事。
周浩珠:
取消休假奋战抗疫一线
40岁的周浩珠有着主管护师职称。她从1999年11月至今,一直在香洲区人民医院工作,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年。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周浩珠作为防保科护士长以身作则,积极响应医院号召,踊跃报名参加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毅然走上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为了打赢这场战役,周浩珠主动取消了春节休假,与家人商量后决定,让婆婆带着10岁的女儿和未满1岁的儿子借住妹妹家里,儿子大年初四的生日周浩珠也没能陪他过……为了做好疫情监测工作,周浩珠认真学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指南》,钻研传染病知识,随时做好疫情防控,思想上不敢有半点放松。
由于隔离服厚重且资源宝贵,为了便于工作,周浩珠带领姐妹们剪断秀发,轻装上阵。
2月1日,周浩珠前往第一个集中隔离安置点开展一线防疫工作。每天值守在疫情防控集中安置点,和其他医务人员一起开展消毒、采样、登记等工作。为了保证在工作流程中不被污染,周浩珠和同事们利用饭后时间反复进行演练,严格遵循了“不走回头路”的原则,确保工作流程规范、顺畅。
詹时桂:
延迟婚期参与抗疫工作
今年的春节里,每个人都“宅”在家里做贡献。而在吉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护理工作已有7年的詹时桂却异常忙碌。由于疫情形势严峻,她每天都在超负荷工作,却无一句怨言。
考虑到疫情之下人手紧缺,原本打算春节回家结婚的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将婚期推迟,留下来参与抗疫工作。
在三个多月的抗疫工作中,她多次参加城轨站驻点、核酸采样以及酒店驻点、门诊分诊等工作。
詹时桂回忆起第一次参加酒店驻点工作,是当天晚上临时接到的通知。工作了一天的她已经很疲惫,晚上正准备早早睡下,突然接到电话通知:中心需要紧急外派人员到酒店驻点。她二话不说就直接报名,立马赶回中心领取防护物资,带上消毒物资及所需物品,急忙赶去酒店做好准备,坚守在酒店驻点。这一轮岗,她一“站”就是一个通宵。
“累也要坚持。”詹时桂说,在疫情之下,不管多困难,她都要坚守到岗,把工作做到位,圆满完成抗疫工作任务。
彭素鹃:
肩负责任冲锋在最前线
几个月前,在接到核酸采样任务的那一刻,南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彭素鹃感叹:“终于能以医务人员的身份为这次疫情做些事情了。”
接到通知后,彭素鹃早早来到定点医院再三确认核酸采样需要的用品,确保万无一失。在集中安置的隔离酒店里,彭素鹃和同事们在不能喝水上厕所、护目镜起雾的恶劣条件下,要连续工作六个多小时。核酸采样期间,他们也遇到不少小问题,如没有操作台,到每个房间去采样时,都需将所有采样用物拿在手上;采样标本需要喷酒精,但又要防止采样者名字会被酒精融化掉等等。这些问题,彭素鹃和同事们都一一克服了。就这样,他们穿着防护服每天一次次去隔离酒店、去居家隔离点、去社区、去学校,顺利地完成了核酸采样任务。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冲锋在最前线,在最紧要的关头挺身而出。”彭素鹃说。
新闻推荐
欠债4万元“失踪”15年 执行干警找到被执行人与债主达成和解
本报讯(记者马涛通讯员郑俏沈宁静梁倩雯)俗话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被执行人马某欠债4万元竟然玩“失踪”15年,香洲法院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