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湾区通过补短板、强监管、智能化改造等方式和手段,督促各责任主体强化环保意识,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图为环境优美的北排河。
南方日报记者关铭荣摄
“水陆空”全面管控。新建、修复污水管网,在重点生产企业加装废气监测仪器,并细化到不同的生产环节、做到实时监控,数千路视频用于日常线上环保巡查,让固体废弃物随意抛弃无处遁形。
近年来,通过补短板、强监管、智能化改造等方式及手段,珠海市金湾区督促各责任主体强化环保意识,通过污染物溯源倒查追责,为区域生态环境加固“防御墙”,让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
2020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大考之年,为保障完成省、市、区各项污染防治攻坚战约束性指标的考核目标,4月26日,珠海市金湾区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发布了《关于全区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命令》,以“1号令”的形式吹响冲锋号角。接下来,10条落实到细则的实施方案将会尽快出台,把硬任务、硬骨头进一步分解,力争实现城市黑臭水体年内百分百消除,全年空气质量指数达标率91%以上。
●南方日报记者董谦君
长制久清
北成景观带南达“三类”标
以水为邻,依水而兴,是金湾区突出的生态环境特点。不过,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进程,当地水生态也一度遭受到极大的挑战。让当地人印象较为深刻的是位于三灶城区的南北排河,这也是曾经有名的黑臭河。
“不夸张地说,以前群众都是掩鼻而过,避之不及。”金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让群众对当地生态有信心,重塑水清岸绿的临水生态,这样的“硬骨头”必须啃下。近年来,金湾区投入3.3亿元对其进行治理,南北排河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正式进入长制久清的新阶段。
如今,从三灶城区流淌而过的北排河水面清澈、堤岸明净,景观喷泉、凉亭廊桥古色古香,俨然成为了群众日常休憩游乐的一条景观河。而旧时为人所诟病的南排河也发生了极大变化。今年一季度部分时段南排河主要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三类水标准,这是其被纳入有效监测以来测得的最好记录。
除了要把黑臭水体全部除名外,金湾区还将投入2.8亿元,铺开8条问题水体整治。目前,8条问题河渠整治工程已经全面开工。“下一步的方向是要将农村地区的一些问题水体进行排查,纳入名单,从重点到枝节进行有序推进,从而改善整个金湾区的水生态大环境。”金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治水纳污,源头是关键。针对排水、排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金湾区投入6200余万元,共完成排水管网清淤检测约323公里,发现管道结构性缺陷12016处,现已修复功能性缺陷740处。此外,去年全年,金湾区已完成120.86公里的污水管网建设。
金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一来,污水有了“出路”,可以直接纳入到市政处理的管网系统中,从源头提升污水收集能力,通过规范化管理避免了无序的污水排放。根据计划,目前,金湾区对69个入河排污口进行整治,力争于5月底前全部完成。
随着排污纳管工作的推进,监管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通过执法力量、水质净化厂及水务部门的信息联动,今年春节前,在收到三灶水质净化厂进水水质异常的报告后,珠海市生态环境局金湾分局立即组织多部门执法力量和技术力量,开展了排查、执法,迅速查处1起违法排污行为。目前,1家企业涉嫌污染环境罪正在接受调查,或将面临刑事处罚。
保卫蓝天
投3000余万建废气排放立体监控系统
作为沿海城市,优秀的空气质量一直是金湾的生态名片。从2018年打响蓝天保卫战以来,监测数据显示,该区的空气环境质量在全市一直名列前茅,AQI优良比例连续多年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不过,要保持这样的良好状况并不容易。针对臭氧和扬尘等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短板,由点到线再到面,一张保卫金湾蓝天白云的“天网”已经铺开。
作为提出“工业立区”的行政区,金湾区域内相关工业企业涵盖了制药、印刷和喷涂、新能源、注塑、电路板制造等多个行业,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简称“VOCs”)是臭氧形成的“原料”之一,有效控制其产生和排放是保卫蓝天的重点与难点。
为了加强对VOCs排放的监管,做好臭氧污染防治,近年来,金湾区投入3000余万元,建成该区挥发性有机物和恶臭三位一体的立体监控系统。该系统从监测能力上,覆盖了重点企业排放口、厂界无组织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水平、重点单位的恶臭污染影响、空气质量常规六参数和环境VOC等环节。目前,金湾已经在18家企业建立了27个企业排放口监测设备,全区80%以上的VOCs排放均已在监测范围内。
“可以说这一举措在全国行业内都处于领先水平。”金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这样的科技监管手段,不仅让环保部门及时掌握了污染物的实时状况,也促进了企业合法合规生产,受到不少好评。
在金湾的润都制药,2018年初,金湾区环保部门免费为该公司安装了一套VOCs在线监控系统。该系统在实现24小时实时对废气进行监控的基础上,帮助润都制药理顺了各个工艺环节VOCs的排放规律,有效指导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源头污染治理并及时调整废气处理工艺。
“以往收到投诉,仅通过自查很难找出症结所在,如今通过这一系统能够精确到某一环节,不仅提高了环保绩效工作效率,还节约了成本。”润都制药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时监测的数据也可以成为企业“自证清白”的有效依据。为此,该企业还追加投资加装设备,实现了监测的全覆盖。
除了臭氧污染防治外,金湾区还通过在建设工地、渣土车、裸土裸地、散煤、散乱污及工业企业上做出全面部署,进一步治理了扬尘污染。短时间内就落实了取缔散煤制售和使用、裸土覆盖、散乱污排查、强化洒水保洁等措施,有效落实了污染管控措施。
攻坚作战
量化考核与刚性问责并重
2020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对于金湾区来说任务仍重。3月中旬,珠海市对今年污染防治攻坚战进行部署后,金湾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迅速成立了金湾区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并于4月26日正式发布2020年1号令。该政令决定自发布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展开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完成金湾区2020年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目标。
“1号令”在此时的出台是一次动员,也是鞭策。从其攻坚目标和任务清单来看,包括:实现2020年空气质量指数(AQI)达标率≥91%,PM2.5浓度≤29微克/立方米,黑臭水体消除比例100%,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断面比例100%等内容。
此外,金湾还计划在2020年完成红旗水质净化厂和金湾生物医药专区(含航空产业)水质净化厂建设,为持续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保障。根据计划,金湾区已经针对此次政令,制定了实施方案,并将于近期出台。该实施方案通过10条硬性举措,明确各单位责任,确保年度目标的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1号令”还提到,要发挥制度优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其中就涉及到实行量化考核和刚性问责。突出实绩导向作用,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包括持续实行环境保护责任暨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之一。对提前完成考核目标任务的进行正向激励;反之,则予以通报批评并约谈。
此外,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基础上,金湾区二污普成果应用系统已完成开放并上线运行,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探索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新可能。其中,多维度智慧环保一张图等应用将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科学制定执法、巡查、污染防治攻坚方案等。“未来,将继续挖掘金湾环保综合服务平台等平台工具性能,促进生态治理的精准监控、科学决策效用,为金湾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夯实基础。”金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闻推荐
日前,有读者向本报反映称,深圳西湾红树林湿地公园附近的滨海沙滩上满地垃圾,一些生活垃圾、建筑废弃料长期未清理。5月9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