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和珠海市先后表彰一批优秀青年,高栏港区平沙镇多名优秀青年获表彰。其中,杨锦萍获得2020年“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光荣称号,王平清、陈志成、廖新星3人获得2020年“珠海市好青年”光荣称号。他们奋发向上,挥洒着青春激情,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出骄人的业绩;他们崇德向善,用勇敢和善良,汇聚爱国为民强大正能量;鼓舞全镇青年朋友顽强拼搏、弘扬美德,在全社会形成心存善良、无私奉献的良好氛围。
□本报记者康振华
逆行“玫瑰”援鄂抗疫
杨锦萍今年26岁,是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内二区护师,也是珠海市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队员。她在湖北荆州坚守抗疫前线数十天,圆满完成任务,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赞扬。
今年2月,得知珠海组建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消息时,杨锦萍主动请缨,坚决要求到抗疫最艰苦的地方去。“我年轻,抵抗力强,也更容易扛过去,我不会拖团队的后腿。”杨锦萍坚定地说。荆州抗疫期间,每天工作到凌晨4时下班是常态,但她从未喊苦喊累。工作中,曾经有一位患者出现心衰,杨锦萍和队友们从19时开始为这名患者做血透,直到翌日凌晨3时多才结束,整整持续了8个多小时。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她累得几乎动都不想动了。
积极捐献造血干细胞
今年25岁的王平清是珠海市公安局高栏港分局指挥中心的一名辅警。作为一名党员和志愿者,他积极为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珠海市第30例、珠海公安系统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王平清热衷公益服务,早在大学期间就经常参与公益活动。他在大学二年级的一次献血活动中了解到,造血干细胞能救治血液疾病,便主动申请加入中华骨髓库。
2019年上半年,王平清与一位患罕见髓系肿瘤的两岁小男孩配型成功。接到“邀约”后,他担心自己的志愿捐献行动会遭到父母的阻拦,就决定瞒着父母偷偷去捐献造血干细胞。
2019年12月4日,在珠海市红十字会和珠海市公安局高栏港分局的大力支持下,王平清成功为身患髓系肿瘤的小男孩捐献了173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悬浊液。
退伍军人勇救落海者
今年36岁的陈志成是平沙镇的一名退伍军人,在部队曾荣获“优秀士兵”称号。
今年3月18日,他在珠海情侣路菱角嘴见义勇为,救起一名开车直冲海里企图自杀的男子。
当天下午,林某驾车经过珠海市香洲区情侣中路路段时,将小汽车开入海水中。事发时,刚好驾车经过的陈志成毅然脱下外套,跳入海中,奋力游向落水车辆,几经努力,最后成功打开了后车门。他奋力将意欲自杀的林某拉出来,但遭到林某拒绝,耽搁10多秒后,海水已经把前排座位完全淹没。几分钟后,消防人员和民警迅速赶到,落水的林某终于被安全救上岸。而手脚多处被海底尖锐礁石划伤的陈志成则默默离开。
警方表示,事发时正值海水涨潮,市民陈志成见义勇为,第一时间下水施救,十分勇敢。
呕心沥血教书育人
39岁的廖新星是平沙实验小学副校长。2019年6月,廖新星家庭还被评为2019年广东百户“最美家庭”。
从教已经18年的廖新星一心扑在教学上,从参加工作起,她白天教学,晚上钻研教学、批改作业,还经常利用下班时间对学生进行家访。学校大部分学生都是农场职工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受条件和环境限制,孩子的教育几乎全靠学校和老师。得知这种情况后,她主动调整教学策略,尽心尽力地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融入课堂,喜欢学习,不掉队。她还非常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晃10多年过去,廖老师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不管多忙,教学工作就是她的生命线,和学生在一起的每分每秒,都让她感到快乐、踏实、幸福。
新闻推荐
□叶少苏历史文化遗迹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含义与社会意义,在开放多元的新时代,我们需要传承和创新文化,让那些留在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