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记者吴国颂,通讯员刘璐、郑俏报道:2019年度广东省法院扫黑除恶“十佳”司法建议评选结果近日出炉,珠海香洲区人民法院发出的《关于净化旅游市场生态环境的司法建议》(下称“司法建议”)入选,受到广东高院通报表彰。
珠海香洲区人民法院在审理恶势力犯罪集团李某民等19人强迫交易一案的过程中发现,珠海市存在个别旅行社、导游与商家串通,打着“低价团”“免费团”的名义吸引游客,实际上将游客带至商场使用言语威胁、关闭房门等“软暴力”强迫游客购物消费的现象,对珠海市文明城市、旅游城市的形象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对此,珠海香洲区人民法院依法向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发出了司法建议书,建议加强对旅游行业的监管,督促旅行社负责人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改革和创新导游管理体制,加强宣传增强群众防范意识。
据介绍,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针对珠海香洲区人民法院发出的司法建议书面回复,称针对司法建议中所提及的旅游购物商场已经全部关停并彻底斩断港澳游回程团在珠海旅游的购物链条。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将认真做好文化和旅游市场整治行动,打击“不合理低价游”,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改革和创新导游管理体制,积极开展旅游消费公益宣传活动。
羊城晚报记者获悉,自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珠海香洲区人民法院坚持“标本兼治”,积极探索惩戒黑恶势力犯罪与平安综合建设结合的机制。在审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过程中,该院坚持对涉黑恶案件的犯罪成因、性质、手段、后果进行详细分析研判,既注重对个案中反映的具体问题提出司法建议,也深入查找具有关联性、相似性的行业监管问题,提出类案司法建议并及时向相关单位通报,切实增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针对性、实效性,从源头防范黑恶势力犯罪。通过及时有效提出司法建议,珠海香洲区人民法院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良性互动,积极延伸审判职能在法治引领和社会治理方面的作用,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向纵深发展。
此次珠海香洲区人民医院的司法建议入选2019年度广东省法院扫黑除恶“十佳”司法建议,也反映了珠海不断通过加强基础建设,不断筑牢基层组织“防护墙”,通过强化行业整治,时刻严把社会治理“源头关”。珠海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扫建结合,不断完善长效常治“机制链”。2019年,珠海全市各部门已建立长效机制累计145件,其中法规类2件、规范性文件52件、机制制度47件、其他44件。
新闻推荐
□叶少苏香洲区建区之初仅有百余间作坊式的小企业,财政收入1.55亿元,人均消费水平不足千元。来自祖国各地的建设者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