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俩在斗门重逢。本报记者 赵梓 摄本报讯(记者廖明山吴梓昊)“我找你找得好苦呀,我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你了!”7月8日,在位于斗门区白蕉镇的珠海慈爱康复医院,陈春红一家人相拥而泣。7年来,陈春红日夜魂牵梦萦,从未放弃寻找孩子的努力,终于等到了重逢的这一天。
陈春红的大儿子小超今年23岁,小时候得了脑膜炎,导致智力残障。2013年,为了方便照顾孩子,陈春红与丈夫将小超从老家湖南永州接到中山板芙。2013年11月10日,陈春红夫妻下班回家,发现弟弟在家中大哭,哥哥却不见了。
当天晚上,白蕉派出所接到高速公路交警大队民警呼叫,称发现一名10余岁的男孩独自行走在沿海高速公路斗门段,因无法沟通,怀疑有智力缺陷。派出所民警立即与斗门区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取得联系,最后将小超送到珠海慈爱康复医院,经检查,确定其为智力残疾。
由于小超当时身上没有携带任何证件,也无法与他人正常沟通,医院联系不到他的家人,就以“斗门少年”的名字,为他办理了留院托养手续。在医院里,小超一住就是7年。
“小超刚到医院的时候不会讲普通话,只能通过一些肢体语言进行沟通。”珠海慈爱康复医院院长王丽华告诉记者,经过7年的治疗和训练,小超现在可以用普通话与别人进行基本的交流。“他的身体状况有了很大的好转,自理能力也有所提升。”王丽华说。
小超失踪后,陈春红寻遍大街小巷,7年过去,仍无小超的下落。多年来,斗门区民政部门通过不同渠道为小超寻找亲人,不间断地将包括小超在内的走失人员、流浪人员的信息发布到互联网。终于,在今年7月,工作人员找到了小超的父母。
接到工作人员电话时,陈春红和丈夫一开始还不相信,在看到小超的照片后就立即从湖南老家赶到斗门。经斗门区公安司法鉴定中心DNA鉴定,他们最终被确认为亲子关系。7月8日,陈春红和丈夫来到珠海慈爱康复医院,将小超接回家。
“小超7年之后重回父母怀抱,我们都为他感到高兴。”斗门区民政局主任科员孙良所表示,希望社会各界能携手助力,帮助更多走失人员、流浪人员找到亲人、回归家庭。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翩翩吴梓昊报道:唱响高昂的国歌、庄严郑重宣誓、重温入党誓词……近日,獭山村党支部、珠海市科普志愿者协会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