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香洲区翠香街道青竹社区启动时间志愿银行项目,来自社区的8支志愿服务队伍100多人参加启动仪式并积极开展爱国卫生志愿服务活动。“有了时间志愿银行,以后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就"有据可查",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珠江晚报》7月13日02版)
志愿者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不计物质报酬,在助学、助老、助残、关注弱势群体、环保、维护交通秩序等社会公益性活动中默默奉献,他们是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人理应得到好报,应该给予其应有的尊重和回报。
翠香街道青竹社区启动时间志愿银行项目,通过成立社区公益基金、建立爱心商家联盟的方式,让社区志愿者凭积分到这里兑换优惠券、爱心物品或公益课堂等服务。此举不仅体现了对志愿者暖心的体贴与关怀,让志愿者有了“看得见”的激励,更向社会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虽然志愿服务无私奉献、不求回报,但社会对志愿者的关注和关爱从不会缺席。
为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早在2012年,珠海市就出台了《珠海经济特区志愿服务条例》,创造性地提出对志愿服务实行激励措施,包括授予优秀志愿者服务奖章,志愿者可优先享受公共服务和自助互助服务,可以按规定享受积分入户、入学等优惠政策。这一系列激励措施,增强了志愿者的积极性,提升了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感。目前,珠海市注册志愿者总人数,已接近全市常住人口的30%,这与珠海市长期注重对志愿服务与公共精神的培育,不断建立健全保障和激励机制密不可分。
无处不在的志愿服务,已成为珠海市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极大提升了广大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志愿服务日渐深入人心的今天,城市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人争做志愿精神的践行者,共同营造肯担当、爱公益、乐奉献的浓厚氛围,推动“德行珠海”公民道德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廖明山张景璐)孩童时期学习书画既可以提高欣赏水平和理解能力,又可以掌握一门技艺。日前,记者获悉,珠海珠江传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