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冠宇电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抓紧生产。
河口渔业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对渔业示范区内池塘进行水质自动监控。
冠宇电池有限公司厂区,机器人将数万片锂电池整理码放,上下堆叠位置不差毫厘。
在一座5G基站机房内,工程师正对设备进行调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如今,搭乘“新基建”这辆“快车”,正成为斗门区稳投资、稳增长的新亮点。
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均在其列。
加快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培植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增长的全新引擎。面向未来,斗门区将抢抓机遇、抢占先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新斗门、新经济、新生活。
采写:本报记者廖明山吴梓昊
摄影:本报记者赵梓
已建成5G基站266个
7月22日,斗门区莲洲镇政府大楼正式开通5G信号基站。“该基站是斗门5G公共物业开放第一站,在5G基站建设使用公共物业方面具有重大表率意义。”中国铁塔珠海市分公司副总经理张遥遥告诉记者。
相较于4G,5G网络的信号频段高,单个基站的覆盖范围小。为确保5G网络覆盖质量,据预测,5G组网需要的基站数量将是4G的4至5倍。然而,作为通信基础设施提供方,铁塔公司新建5G通信塔却面临着选址难的问题。
为此,近日印发的《珠海市促进5G网络建设及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办公场所和所属建筑物,各类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及教育机构、医疗机构公共场所和所属公共资源等全部向铁塔公司、电信运营企业免费开放,用于支持5G基站建设,并提供入场便利。
为落实上述措施,斗门区梳理了涵盖区、镇、村三级的《斗门区支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建筑和设施免费开放清单》,共包括968个点位。近日,斗门区还征集了第二批开放物业目录,共105个点位,重点覆盖企业、商业楼宇、居民小区、旅游景点及酒店等物业。
“这类私有物业是5G基站入场的一大难点,征集开放物业目录旨在切实解决5G基站建设选址难问题,为实现我区5G网络连续覆盖奠定基础。”斗门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副局长龚昌雄表示。
5G基站的耗电量同样不可忽视。根据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的数据,5G基站单站功耗是4G单站的2.5倍至3.5倍。单体基站的功耗加大,使得在建设5G基站时,电路改造不可避免。另外,此前基站使用的转供电方式成本较高,如果采用直供电,成本将可减少一半。
针对上述“痛点”,斗门供电局简化供电报装手续,大力推进基站转供电改直供电工作,将供电报装、电力改造纳入绿色通道,保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用电。截至7月初,斗门区共完成5G基站供电“转改直”改造34个,正在改造项目159个,有效降低了5G基站用电成本。
据张遥遥介绍,自2019年启动5G网络建设以来,全市已建成5G基站逾2000个,主要覆盖重点公共场所、高人流量场所和部分企业生产场所。目前,珠海已制定2020年全年建设6000个5G基站的目标,是省下达珠海市任务的近3倍。
截至7月初,斗门区累计已建成5G基站266个,在建5G基站595个,完成了井岸主城区的连片覆盖及其他地区的基本覆盖,测试速率最高可达1.2Gbps,是4G速度的约20倍。预计到今年年底,斗门区将可超额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实现全区5G网络连续覆盖。
实现建网用网双轮驱动
28日10时,在位于鹤洲北垦区的斗门区河口渔业研究所,科研人员正在利用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对河口渔业示范区内的池塘进行远程管理和自动监控。记者了解到,该系统由斗门生态农业园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建设,除服务研究所外还能辐射周边的水产企业,具备水质自动检测、设备现场及远程控制、生产安全指标预警、视频监控和农业大数据收集等功能。
“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在建设初期即设置了5G临时基站,计划测试物联网系统由4G向5G升级,利用5G网络优势解决现有的设备布线困难、施工难度大、维护成本高等问题。”龚昌雄告诉记者,斗门区将进一步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深度融合应用,推进“智能+”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
近年来,斗门区持续支持垂直行业5G融合创新及示范应用,在“5G+智慧农业”“5G+智慧医疗”等领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面向未来,斗门区还将推进“5G+政务服务”“5G+智慧教育”“5G+智慧物流”建设,如在警务平台建设中普及5G图传设备终端和警务终端,依托5G网络实现基于高清视频的远程协同教育教学与在线资源共享,将5G服务于物流货车自动化驾驶、无人机快递系统及远程物流节点控制等。
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是斗门区政府与华夏幸福股份公司以PPP合作方式,共同开发运营的产业新城项目。为加快工业集聚区5G网络建设,斗门区超前谋划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5G网络覆盖,将5G基站站址规划建设纳入园区基础设施总体规划建设范围,同时加快实现新青科技工业园和大型工业企业5G网络全覆盖。
斗门区还积极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制造业各环节深入应用,发动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支持工业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云化软件产品和服务,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业协同。2019年,斗门区有5家企业“上云上平台”,获得各级奖补资金共计173.33万元。
全力支持5G产品研发
在位于斗门白蕉工业园的珠海冠宇电池有限公司厂区,一楼配料涂布车间内,巨大的涂布机在传送轴的带动下,把银灰色涂料均匀涂抹在薄如蝉翼的正极铝箔上;卷绕车间,在近零下40℃的干燥房内,6台3米高的六轴机器人轻舒长臂,将数万片锂电池整理码放,上下堆叠位置不差毫厘。
5G锂电池生产线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水平,彰显了冠宇电池的科技实力。“公司多年前已开展相关技术的升级和5G提前布局,以应对新兴市场对技术的更高要求。”冠宇电池副总经理谢斌说。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作为珠海市培育的“独角兽”潜力企业,冠宇电池目前接入了全球多家获得5G牌照厂商的产业链条,仅白蕉厂区每天就能为5G客户提供12万块电池。建设中的“软包聚合物锂电池新青南扩项目”全部投产后,产值将达到52.74亿元。
“我们大力支持伟创力、冠宇、超毅、汉胜等一批在光机电、传感器、智能终端、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展基础较好、潜力大的企业,尽早开展5G产品研发等工作,培育本地5G产业领军企业。”龚昌雄表示。
随着一批5G领域的优质企业与项目落户斗门,新的磁力正在显现:
——德丽科技投资5.7亿元建设“5G高速高频高密度印刷电路板技术改造项目”,生产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5G基站通信线路板;
——汉胜科技生产5G基站用光电混合缆,2019年产值达1.5亿元;
——冠宇电池、鹏辉能源的5G产品用聚合物锂电池已实现产业化;
——中青北斗SiP系统级封装项目计划投资50亿元,一期将生产5G通信芯片、北斗高精度封装芯片和5G北斗授时封装芯片,运用于物联网产品等。
据了解,2020年,珠海将加快推进5G研发、生产和应用园区建设,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企业聚集的5G产业集聚区。
《珠海市促进5G网络建设及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支持企业在5G核心设备、芯片、器件、模组及终端等领域开展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同时加快5G产业招商引资,重点支持围绕5G产业链的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设备、终端等关键环节开展产业招商。
依托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的优良载体,斗门区将大力开展传感器、元器件、5G、超高清视频、智能终端、物联网、汽车电子等重点信息技术产业企业精准招商,大力引进技术先进、产品市场竞争力强、发展空间大的5G重点知名企业,带动斗门5G产业整体发展。
新闻推荐
“黄杨光影”红色主题胶片老电影放映活动在斗门市民公园举行。本报记者赵梓摄本报讯(记者廖明山吴梓昊)24日晚,“黄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