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的航空新城。
航空工业通飞珠海基地飞机生产线。
小朋友在航空新城小学教室里上课。
金湾红旗镇居民在红旗文化广场欢乐起舞。
金湾“情侣路”成了众多市民打卡的网红休闲地。
建设中的洪鹤大桥在晚霞的映衬下雄伟壮观。采写:本报记者何进
摄影:本报记者张洲
2001年,西江出海口、磨刀门水道西侧的“荒地滩涂”被设立为金湾区,这片200多平方公里的西部热土,从此肩负起促进珠海东西部均衡发展的全新使命。
在金湾区航空新城核心片区,有珠海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一站式”办事的市民服务中心、海潮安澜的金湾“情侣路”,还有在建的市民艺术中心、国际商务中心、五星级毛林惠丰酒店、华发商都……这座南海边的新城,6年内实现了从荒郊到城区的“蝶变”。两年修成14条道路,成就了白纸擘画的特区建设速度。珠海的几何中心,一座现代化新城正在崛起。
放眼整个金湾区,各项建设如火如荼。“三年打基础、五年成规模、十年立新城。”金湾区“有区无城”的历史彻底终结。
谁曾想,如今高楼林立的金湾,20年前尚是南海边一处无名滩涂。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以交通建设为引领,金湾区面貌迅速改观。1990年,珠海大道开建,1993年,珠海大桥通车。金湾与香洲实现陆路相连;1995年,珠海机场通航,奠定了金湾区航空产业发展的基石;如今的金湾成为拥有“海、陆、空”立体交通大格局的地区,发展潜力难以估量。
更多的交通喜讯接踵而来,今年底,洪鹤大桥将通车;2023年,金海大桥也将通车。它们和珠海大桥一起,组成了三条横跨磨刀门水道的黄金通道。4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天堑变通途。从此,金湾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经济圈”。
“国之重器”AG600水陆两栖飞机的横空出世,见证了高端制造业在金湾的强势崛起。
19年来,丽珠医药、汤臣倍健、航空工业通飞、银隆新能源和中兴智能汽车等一批优质企业陆续进驻。经过多年的积淀,金湾区已形成了航空、生物医药、新能源和传统优势产业的“3+1”工业产业格局。
现如今,工业产值占比超过六成的金湾区,正从“工业立区”快步迈向“工业强区”。2019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285.16亿元,增速达到48.3%。下一步,金湾区将打造“一心、两核、三铁、四纵四横”立体交通网络,奋力建设珠海西部交通枢纽。
在迈入建区20周年之际,金湾区以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为新起点,在奋力打造活力品质幸福新金湾、加快建设珠海城市新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的新征程上再出发,为推进珠海经济特区“二次创业”加快发展贡献“金湾力量”。
新闻推荐
金湾区加快推进小林联围海堤示范段建设 防洪能力提升至“百年一遇”
小林联围金湾段海堤加固工程。本报记者张洲摄本报讯记者何进通讯员张意报道:虽已入秋,南海边仍火热似夏季,和天气一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