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锋
看病贵、看病难?菜市场太远、环境破旧?文化生活不够丰富?以往的这些烦心事,现在都不再是难题了,因为斗门区正在逐步建立、完善、升级15分钟便民生活圈。走出家门步行不超过15分钟,就有市场、卫生服务中心或医院、图书馆……15分钟便民生活圈,“圈”出斗门人的幸福美好生活,在家门口就能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感、幸福感、获得感。(《珠江晚报》9月7日05版)
随着城市不断扩容、生活节奏持续加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有了新的内涵,既追求设施门类齐全,更要求服务便捷高效。打造15分钟便民圈是民生所盼、大势所趋,特定的时间概念强调的是家门口的便利,而在这背后则是服务网络的健全和公共设施的完善,从而不断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看病养老、阅读健身等需求。
斗门区8个农贸市场标准化升级改造后,硬件得到了很大提升,区、镇(街)、村(居)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得到健全;97个村卫生服务中心运作更加高效,真正实现了15分钟便民生活圈。
15分钟便民圈建设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政府之手、市场之手、群众之手”同向发力,才能使广大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感到更加幸福。公共设施如何配置,社区资源如何共享,商业业态如何布局,需要政府部门科学统筹,一盘棋整体规划、一张蓝图干到底。在此基础上,要引入市场化理念和品牌化概念,积极创新投融资模式,大力运用全社会的资金来建设和管理,为市民提供更多种类、更加优质和方便快捷的便民服务。
15分钟便民圈表面上看是服务时间的缩短,背后却蕴含着生活品质的提升。农贸市场购物体验是否舒适,医院看病是否便利,服务设施好不好,公共服务优不优,群众最有发言权。只有始终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在问题导向中不断拓展服务供给、改进服务内容,才能更好地便民利民惠民。
新闻推荐
茂名晚报讯通讯员梁宇记者林夏日前,茂南区公馆镇荔枝塘村东风小学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的邦瑞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