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屏村核心保护区。南屏镇供图
郑先生在老宅前回忆童年。本报记者 宋爱华 摄
今年6月,《南屏村核心保护区建筑风貌管控指引(草案)》通过相关部门联合评审,这意味着2019年出台的《南屏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有了具体的操作细则,南屏村未来的旅游开发和村民对本村古建筑的使用有了明确的指引。近日,记者走访南屏村看到,这里的名人屋宅、村内宗祠众多,《指引(草案)》的出台将切实保障南屏村核心区整体建筑风貌逐步得到有效提升。
采写:本报记者宋爱华
古老名村历史悠久名人辈出
香洲区南屏镇南屏村作为珠海市8个省级传统村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据《香山县志》记载,南屏村的建村时间可追溯到距今约800年前的宋嘉定年间。作为珠海市区历史文化资源较为集中且保护较好的区域,南屏村拥有8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有两处省级文保单位、3处市级文保单位,有15处历史建筑、7处预保护历史建筑以及6棵古树名木、数百米石板街遗存。在这里曾经走出了“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新加坡著名银行家郑蔼臣、兴中会重要成员容星桥及孙中山义兄郑仲、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等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影响深远的重要名人。
2016年6月,南屏村被列入广东省历史文化传统村落名录。2017年12月,南屏镇政府启动南屏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对南屏村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的保护要求,明确了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发展方向。2019年7月,《南屏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通过了专家评审。2019年7月,南屏村入选广东省首批“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近日,记者来到南屏村郑蔼臣宅,这座老屋有上百年历史,已被列为香洲区不可移动文物。小小的院落里有古老的水井,厨房灶台还依然使用柴火烧饭。堂屋中的神龛有三四米高,精致的木雕上用金箔装饰,看上去金碧辉煌。郑蔼臣的外孙郑先生已经70多岁,但精神矍铄,依然住在老宅的二楼。“像这样的郑家老屋在南屏村还有不少,今后如何更好地对这些古老建筑进行管控,让村民在修缮房屋时能够按照古村落保护的要求去做,正是我们出台《南屏村核心保护区建筑风貌管控指引(草案)》的初衷。”南屏镇城市建设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石旭泽介绍说。
做好古建筑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
南屏村作为珠海市历史文化街区划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9年底通过了省专家组审议,拟成为珠海市6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为进一步落实以保护促发展的理念,细化南屏村核心保护区建筑风貌管控要求,南屏镇政府自筹资金,于2019年启动南屏村核心保护区建筑风貌管控指引的编制工作。目前,编制单位已完成了核心保护区414处建筑风貌信息收集整理工作。
据介绍,《南屏村核心保护区建筑风貌管控指引(草案)》将建筑风貌管控要求落实到核心区内的每一栋建筑,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村民看得明白,从而达到“建筑风貌提升-吸引力增强-经济增长-提升建筑风貌”的良性循环。“古建筑不仅要做好保护工作,还要进行活化利用,留住乡愁,打造未来全新的旅游名片。所以,我们的建筑风貌管控指引中的很多细则具体到居民如何修缮房屋,在选用构件、房屋样式、整体风格等方面都有要求,要修旧如旧,尽可能恢复原来的历史风貌。”石旭泽告诉记者。
据悉,接下来南屏村将依托其富有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落实古村落保护要求。首先对传统街巷格局进行梳理,重点整治主要传统街巷沿街建筑外立面,对现代生活设施进行整理和遮蔽处理,快速提升核心保护区传统风貌品质;引入新材料新技术对建筑进行“轻改造”,对公共空间进行整治提升;活化传统建筑、研发旅游产品、建设旅游服务设施系统等,为南屏村未来的旅游及文创产业奠定基础。
新闻推荐
吉大街道怡景社区“民生微实事”项目完工 “脏乱差”路段变身街头一景
吉大街道怡景社区“民生微实事”项目完工。近日,吉大街道怡景社区海洲路红星桥路段道路提升改造民生微实事工程顺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