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沙新城正在崛起,成为高栏港区“港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图为平沙新城中心公园。南方日报记者关铭荣摄
站在珠海高栏港经济区平沙新城中心公园内的一座拱桥上向北望,不远处,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东南方向,中心公园绿草如茵,园中水面波光粼粼,岸边绿树成荫;向西看去,一条宽阔的水道从脚下延伸至海面,特色景观拱桥、原生态水网相映成趣。
记者从高栏港经济区管委会获悉,今年国庆节,平沙新城中心公园将正式对外开放,展示平沙新城的最新建设成果。
在中心公园之外,平沙新城其他配套设施也迎来新进展,内部路网已通车、九年一贯制学校正在开展软基处理施工、邻里中心计划年内开工……
自2013年启动建设以来,平沙新城就承载着完善高栏港区城市功能、优化生态环境的重要使命。未来将在高栏港区打开新的城市空间,一改过去高栏港区“有区无城”的局面,成为“港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
●南方日报记者王韶江
平沙新城配套日臻完善
时至秋分,高栏港区平沙新城依旧绿意盎然。刚刚建成的中心公园宛如一块蓝宝石,静待人们观赏——该公园即将于10月1日正式开放。
活动当天,高栏港区将举办平沙新城中心公园开园暨“源泉缘全牵你千寻”婚纱摄影主题活动,具体包括国庆文艺汇演、游园打卡猜灯谜、创意风筝放飞表演、赛艇表演、免费婚纱摄影等活动。
平沙新城中心公园位于平沙新城起步区内,范围为平海路以东、文楼路以西、铭恩路以南、立新路以北的围合区域,建设面积合计约4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亿元。
平沙新城中心公园内建有包括中心大广场、荷塘月色、叠石通道、特色天平坝和儿童游乐等区域,旨在打造一个适合城市居民运动、休闲、水上娱乐、科普教育的城市中心公园,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公园。
站在中心公园内四处望去,四通八达的水系与湖海相连,一座座古香古色的七孔桥、十一孔桥横跨河道,烟波浩渺的湖面上,纤瘦的白色水鸟在水田里踱步,更添几分悠闲气息。
事实上,中心公园的湖只是平沙新城精心打造的众多水文景观之一。
“平沙新城未来最大的特点是河道,总长约17公里的河道,河面宽的地方有一百米左右,窄的地方也有五六十米,河道两岸将各建30米宽的景观绿化带。”高栏港区平沙新城建设现场负责人陈裕荣介绍,平沙新城起步区共规划建设10座特色景观拱桥,不仅将水网隔断的交通连接起来,还将形成“人车桥上走,游艇在桥拱下穿过”的特色景观。
未来平沙新城将形成河海连通、路桥连接、四通八达的水上之城,水上交通船可穿行在桥梁之间,两岸是现代化园林景观以及绿色慢行系统。
中心公园即将对外开放的同时,平沙新城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稳步推进,呈现出诸多新变化。
道路建设方面:平沙新城市政道路总长度约28公里,已全部开工建设,已通车道路19公里,目前主干道立新路、启航路,内部路网已通车,今年国庆前海泉湾路通车,年底春泉路、卫东路二期通车。
配套设施方面:九年一贯制学校正在开展软基处理施工,明年9月开学;一级邻里中心目前正在开展方案设计工作,计划今年开工建设……
2020年平沙新城起步区基础设施项目共27项,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5.4亿元。截至8月底本年度累计完成投资9.879亿元,投资计划完成率为64%。目前,整个起步区的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海堤景观提升等系列项目正在加快前期工作进度,计划年内全部开工建设。
生态宜居滨海新城正在崛起
从连片的水塘、荒地,到如今雏形显现,平沙新城的“面貌”正被越来越清晰地勾勒出来。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来自各地的知青、民工、战士和归侨相继汇聚在这片土地上,围海造田、垦荒种植,上演了一个沧海变桑田的现代神话。从1955年5月13日建立国营平沙机械农场以来,平沙先后走过国营平沙机械农场、国营平沙华侨农场、平沙管理区和平沙镇四个历史阶段,平沙也一度成为闻名全国的甜蜜事业生产基地。
然而,当农垦时代落下帷幕,平沙地区也从历史的舞台中心退到边缘。随即,医疗、教育配套落后,城市规划老旧等“病灶”凸显,更无法与高栏港区后来“珠海实体经济主战场、经济发展重要引擎”的地位相称。一片符合未来区域发展规划的城市新中心亟须建立。
2013年,根据珠海市委、市政府“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战略,平沙新城启动建设。
平沙新城将按照“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战略,打造区域性现代服务业聚集的现代化滨海新城。按照规划,平沙新城总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平沙新城起步区面积约为5.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约8万人。
同时,作为省级战略珠海西部生态新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沙新城还承担着高栏港区中高端综合配套生活服务、推动西部地区城镇化、促进城市功能转型与重构、生态环境优化的重要使命,将被打造为集休闲旅游、商务办公、会议会展、研发展示、高端商住为一体的生态宜居滨海新城。
“在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尽量保持原生态。”高栏港区平沙新城建设现场负责人陈裕荣介绍,平沙新城将围绕“一轴”(山海生态轴)、“一带”(滨海景观带),做好“山、海、河、湖、桥、园”六大元素的文章,建设六大中心——交通换乘中心、市民服务中心、医疗康养中心、商务办公中心、文体创意中心、智慧城市中心。
此外,平沙新城还将通过保留现有15公里河道,营造以原生态为依托的河湖湿地、特色拱桥和公园城市“绿心”的美好氛围,促进生态价值转化,增强平沙新城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成珠海“港产城”融合发展重要阵地
交通对一个城市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往往一条线路的规划、建设就能改变一片区域的定位、发展以及未来。
今年6月,继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之后,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跨海通道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正式动工。黄茅海跨海通道的起点,毗邻建设中的平沙新城。
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后,将通过港珠澳大桥西延线(洪鹤大桥和鹤洲至高栏港高速公路)与港珠澳大桥衔接,形成一条连接大湾区、贯穿珠海、直通江门、辐射粤西的大通道。
另一边,高栏港区的向东通道——鹤港高速公路也“捷报频传”。继洪鹤大桥主航道桥合龙后,珠海鹤港高速公路一期工程白藤河大桥主桥也于9月7日贯通。
作为珠海市“六横十纵”交通网络规划中东西方向的主干道之一,鹤港高速公路起点位于斗门区白蕉镇八围,顺接江珠高速,向东连接正在建设的洪鹤大桥,连通港珠澳大桥,终点与平沙新城前的高栏港高速公路连通。鹤港高速全线贯通后,高栏港区到拱北仅需30分钟。
前有黄茅海跨海通道开工建设,后有白藤河大桥主桥贯通,作为两者的中间“点”,平沙新城处在一条东接珠海市区、北融中山、西达江门的交通大动脉上,从珠海最西部的末梢区域,一跃成为枢纽之地。
在交通大会战之外,平沙新城附近的产业版图同样在不断拓展。
平沙新城毗邻高栏港区高标准规划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区,附近聚集了中海福陆、烽火科技、三一海洋重工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今年3月投资150亿元的格力电器高栏产业园也正式动工,打造国内最现代化的家用电器生产基地。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产城融合”是平沙新城最显著的定位。随着附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将吸引先进生产要素和优秀人才聚集,并与高标准建设的平沙新城碰撞出火花,产生滚雪球式的集聚效应,吸引更多外部资源要素加快集聚,促进内部新生主体快速衍生和成长。
“平沙新城东靠广珠铁路及高栏港高速,南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区北区,西临黄茅海,北邻富山工业区,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前景广阔。”高栏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在崛起的平沙新城,将打开新的城市空间,一改过去高栏港区“有区无城”的局面,成为珠海“港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讯记者王丹阳、通讯员岳路建报道:17日,西部沿海高速珠海段管理方发布消息:因8月台风中磨刀门大桥被船舶撞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