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观察》嘉宾们聚焦共享汽车话题。
近年来,随着共享经济的升温,共享汽车也应运而生。然而,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涉及共享汽车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由事故引发的责任纠纷案件也给驾驶员带来了困扰。
共享汽车使用者的行为如何规范?如何保障使用者和其他市民的安全?涉及共享汽车的纠纷事件如何处理?11月21日,新一期《民生新观察》邀请了共享汽车企业负责人、交警、市政协委员走进演播室,共同探讨共享汽车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之道。
采写:本报记者廖明山见习记者陈雁南
摄影:本报记者吴长赋
问题1
如何规范共享汽车使用者的行为?
6月8日凌晨4时30分,15岁女孩欣欣和小伙伴在路边发现了一辆未锁车门的共享汽车。在随后近四个小时的时间里,无驾驶证的欣欣开着这辆共享汽车从吉大到淇澳岛,又从淇澳岛到拱北,期间冲黄灯、压实线、急刹车,最终铲上了绿化带。
在另一个案例中,健民路上,一辆直行的白色共享汽车闯红灯,与一辆正在左转的传祺小车发生了碰撞。事故发生后,传祺小车立即刹停,白色共享汽车却没刹住,向右滑行了近50米后,铲上了绿化带。经查,共享汽车司机段某涉嫌酒驾。
无证驾驶、酒驾等行为,不仅威胁共享汽车使用者自身的生命安全,而且对其他道路交通参与者埋下了不小的安全隐患。为了规范用户的驾驶行为,共享汽车企业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联动云集团总裁助理刘金宇介绍,在注册账号时,APP要求用户提供身份证和驾驶证照片,并上传到公安系统进行信息比对,审核通过后,用户方可成功注册。而在使用共享汽车之前,用户还需要开启人脸识别,确认人、证相符后,才可使用共享汽车。
尽管如此,在行车过程中,规范驾驶员行为的难题依然存在。有人提出,可以在共享汽车上安装驾驶员行为识别、酒驾识别等设备。刘金宇表示,虽然目前已具备相关技术,但若要真正投入使用,仍面临两道“坎”:首先,使用相关技术涉及用户隐私,与法律规定存在冲突;另外,就算企业通过技术手段识别出驾驶员存在不规范行为,也无法当即控制车辆,只能先举证,事后再处置。
问题2
涉及共享汽车的事故和纠纷如何处理?
原本使用共享汽车是因为方便实惠,没想到却因一次交通事故产生了巨额赔偿。一位网友表示,今年年初,他驾驶共享汽车发生了一起追尾事故。保险理赔之后,他被企业告知需要赔偿折旧费、停运损失费以及第二年保险上调费用共7000元。该网友事后才发现,注册账号时,虽然APP协议明确了事故费用,但该条款被隐藏在页面底部,他当时根本没有留意。
另一位市民邹先生不是共享汽车的使用者,却也因共享汽车的管理漏洞维权无门。他向记者反映,不久前,有人驾驶共享汽车剐蹭了他的车,但肇事者未及时处理就离开了。邹先生发现后调取了监控,并找到了共享汽车的运营商。该企业承诺帮其找到肇事者进行协商,之后却未能联系到肇事者,邹先生最后只能通过交警部门进行处理。“相比于一般的交通事故,涉及共享汽车的事故在维权上相对复杂,而且没有一个可参考的解决途径。”邹先生说。
刘金宇告诉记者,不同的共享汽车企业对交通事故赔偿规定有所不同。以联动云为例,如果用户购买了无忧服务,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在保险理赔范围内无需用户赔偿。如果超出了理赔范围或不属于保险责任,赔偿费用由用户自行承担。
“我每隔几天就会碰到邹先生类似的案件。”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香洲大队事故中心民警张建文介绍,这些案件通常发生在夜间的停车场,肇事者多心存侥幸,未处理便离开了。交警部门需要根据事实定责,如果肇事者迟迟未到交警大队接受调查,交警部门也只能暂扣车辆。在这种情况下,事故赔偿可能要由共享汽车企业负责。
问题3
共享汽车企业如何尽到责任和义务?
作为一名已有几年驾龄的“老司机”,节目中,记者首次亲身体验共享汽车。在注册WarmCar账号时,记者发现,在“取车前请确认以下信息”页面,“用车协议”这一项并未强制用户阅读。点开后,该协议有密密麻麻几千字,很少有人能耐心逐字读完。而且,诸如发生交通事故如何赔偿等重要条款,该APP并未重点标出。那么,企业是否尽到了明确告知义务呢?
此外,据记者观察,部分共享汽车车内卫生和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一些车辆仪表盘处有烟头,随处可见烟灰、鞋印。一辆联动云共享汽车内,行驶证显示有效期到今年6月,保险甚至在去年6月就已过期。一辆GoFun共享汽车后排电线裸露,四处都找不到行驶证,连复印件也没有,遇到交通事故时该怎么办?
针对车辆行驶证和保险过期的情况,刘金宇进行了回应。他表示,2019年起,该企业共享汽车的行驶证和保险单均已电子化,所有车辆都通过了年检,并已续费保险,用户可在APP查询到相关信息。此外,运维人员会定期保养,尽量将车辆维持在较新的状态,大约每两年更换一次车辆。同时,刘金宇认为,确保用户安全驾驶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共享汽车企业应当通过弹窗、视频等形式对用户进行安全教育,并提前告知重要条款。
建议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技术投入,
建立行业黑名单
共享汽车是共享经济的新产物,该行业的方方面面还需要进一步规范。珠海市政协委员郑重科建议,首先,应当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未对共享汽车安全标准等作出明确规定,完全依靠共享汽车从业者的自律;其次,应加强科技投入,利用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为共享汽车使用者筑起安全壁垒;另外,共享汽车行业可以建立行业黑名单,禁止有多次危险驾驶行为的用户再次使用共享汽车,从而对驾驶人形成较强的行为约束;共享汽车企业应当强化责任意识,对驾驶人行为尽到提醒和告知责任。
张建文从事故处理的角度提醒驾驶员,在使用共享汽车之前,应当检查车辆外观,注意车牌是否有遮挡。上车后,应检查车辆灯光、刹车系统等是否存在问题,这不仅关系自身安全,也与其他道路参与者的安全息息相关。
新闻推荐
“遇见你,香洲”全域旅游推介会在潮州市举行 加深两地文旅合作 促进优势资源互补
本报讯(记者詹妙蓉)昨天,珠海市香洲区文广旅体局携手湘桥区文旅体局,组织两地部分文旅游企业在潮州市举行“遇见你,香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