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区井岸镇坭湾村,村居环境整洁美观、社会秩序和谐稳定。 斗门区公检法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制度化。 村容村貌大大改善。
现在的今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为期目标实现之年。斗门区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扫黑除恶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抓好“六清”行动落实,确保完成目标任务,打好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攻坚战。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斗门区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2个,恶势力犯罪集团8个,刑拘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151人,逮捕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122人,起诉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132人,一审判决涉黑涉恶132人,共查封、冻结、扣押黑恶势力涉案资产价值人民币1.98亿元。
截至10月底,斗门区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39件,结案45件(含市纪委监委立案后交办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4人,移送司法机关7人。
黑恶势力受到沉重打击,累累战果令人鼓舞!
采写:本报记者廖明山吴梓昊摄影:本报记者赵梓
坚决彻底推进“六清”行动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六清”行动开展以来,斗门区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齐心协力、通力配合、狠抓落实。政法机关在线索核查、逃犯追逃、案件办结等方面卓有成效,各行业部门对照本行业本系统的难点痛点和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集中力量,合力攻坚,有力确保了“行业清源”取得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全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六清”行动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
逐条查清,推进“线索清仓”。针对群众多次举报、反复举报的线索以及中央和省市督办的群众举报线索,斗门区迅速组织力量开展分析研判,包案领导对实名举报的线索举报人进行约见,向举报人反馈线索最新的处理情况,同时不断完善线索分析研判、核查验收机制,优化线索移交、核查、反馈流程,不断提高线索办理质效。目前,上级交办线索已全部办结。
高质高效,推进“案件清结”。斗门区公检法部门集中优势兵力,明确目标时限,强化侦查、起诉、审判各阶段的协同配合,逐案研究推进举措,依法快侦快诉快办。在审理过程中,严格遵循“不拔高”“不降格”工作要求,对每一起案件努力做到准确定性,不搞“搭车执法”以偏概全,坚持“宽严相济”。
多措并举,推进“逃犯清零”。市公安局斗门分局以“铁网”系列追逃行动为抓手,推进涉黑涉恶逃犯缉捕工作,充分运用智慧新警务全网追逃平台,加大对涉黑恶逃犯的追逃力度。目前,目标逃犯已全部到案,圆满完成任务。
深挖彻查,推进“伞网清除”。斗门区纪委监委与公安机关联合制定有关线索移送和协同办案工作机制,严格落实案件会商机制,积极开展问题线索比对摸排,全面落实“两必问”,严格按照“四同步”要求,确保信息共享互通及时,做到同步打击。
协调联动,推进“黑财清底”。斗门区建立案件收网前资产调查工作机制,将收网行动与资产查封行动同步进行,将抓捕工作与资产查封冻结工作同步部署,防止涉案资产转移。
动真见效,推进“行业清源”。斗门区积极开展农贸市场、医疗保健、文化旅游、住房建设、交通运输、金融等易滋生黑恶势力的民生行业领域治乱行动,迅速摸排相关线索和问题,重拳严惩黑恶违法犯罪,坚决铲除黑恶势力保护伞。
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道路、广场、党群服务中心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村居环境整洁美观、社会秩序和谐稳定……走进斗门区井岸镇坭湾村,很难看出这里曾被违占、违建、抢种等问题纠缠多年。
这些问题症结的背后,是一个以林国宁等人为首的恶势力犯罪集团,其曾长期盘踞坭湾村,侵吞集体利益,并利用林国宁等人在当地所谓的“影响力”,捏造坭湾村土地被贱卖事由,煽动村民进行非法集会游行示威、寻衅滋事,冲击政府机关,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情况最严重时,每天都有数十人到村委会扰乱办公秩序、辱骂工作人员,同时阻止重大项目开展,阻挠村民大会召开。”井岸镇镇委委员、坭湾村第一书记郭文金告诉记者。
随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这一团伙被成功打掉。2019年12月,斗门区人民法院依法对该恶势力犯罪集团进行宣判,对该恶势力犯罪集团成员以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破坏选举罪、寻衅滋事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5年3个月至1年6个月不等。
“现在村容村貌大大改善,各种生活设施新净齐全,我们的生活也更加安定祥和了。”村民赵女士告诉记者。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强力牵引下,坭湾村基层社会政治环境得到了有效净化,村“两委”运作恢复正常、建设不断加强。2019年,坭湾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500多万元,全村经济总收入突破2000多万元。2020年,坭湾村成功摘掉“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牌子,并被评定为“优秀”等次。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的治本之策、关键之举。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斗门区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为重点,聚焦乡村治理,坚持边扫边建,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强政治功能。斗门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实施“选聘分离”,由上级党委在村“两委”成员中择优选聘党群服务中心成员,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中心主任,增强党在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制定专门考核办法,明确“8个不得聘任”“7个一律解聘”,进一步加强村“两委”干部监督管理。
促体系建设。斗门区通过“六对接六查找”动态摸排,精准排查确定软弱涣散村党组织23个,并坚持问题导向,做到“一村一策”,分层次、分类别开展整顿。目前,所有在册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均如期完成整顿任务,经市委组织部验收全部“摘帽”销号。
抓关键少数。斗门区严把村“两委”干部入口关,落实村干部人选区级联审要求,凡是经审查不符合条件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村“两委”班子。坚决撤换“四不”书记,全面清理“三类人员”,凡是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等问题的人员一律清理出村干部队伍。
农村“三资”
交易管理增制度保障
2018年初的一天,斗门区斗门镇文化广场发生一宗寻衅滋事案,十余名社会人员在广场上手持武器互相追逐打斗,现场没有人员受伤。
市公安局斗门分局高度重视此案,迅速展开调查,发现该案的背后是因在鱼塘招标中未达成围串标协议而发生争执的两伙犯罪团伙。斗门公安立即成立专案组,围绕斗门辖区“三资”平台的所有招投标项目,一方面全面排查围串标情况,成功发现多宗疑似存在围标串标的招投标项目;另一方面全面排查相关涉案人员,深挖其他违法犯罪问题。
经扩线侦查,专案组成功梳理排查出分别以邝立奇、赵解平、李彬华为首的3个串通投标犯罪团伙,并查实3个犯罪团伙串通投标、强迫交易、敲诈勒索、寻衅滋事等犯罪事实,成功打掉长期在斗门镇、莲洲镇横行乡里、围标串标的恶势力犯罪集团。2019年,斗门区人民法院对上述犯罪团伙成员作出判决,分别判处有期徒刑数月至3年不等。
“此案的侦破有效整治了斗门区农村"三资"平台招投标领域的乱象。”斗门区扫黑除恶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深入梳理专项斗争中暴露出来的普遍性、深层次问题,从政策、制度机制层面研究解决的办法,形成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的长效机制。
5月20日起,《斗门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细则(试行)》实施,斗门区农村集体资产网上交易系统也于当日正式上线运行。《细则》全文共11章50条,对农村“三资”交易行为进行规范,让交易管理机制更趋完善。
完善制度建设。《细则》规定,在原来市、镇、村三级交易分级标准的基础上,增设区一级交易机构,裁撤村一级交易机构,调整并细化了各级交易范围,进一步规范了交易人员管理机制,统筹规范交易行为,避免村级交易引起的各种乱象。
完善交易管理。《细则》明确交易保证金的设定范围,防止收取高额投标保证金,变相剥夺普通农民的竞价权。明确交易方案应包含的内容、交易公告应披露事项等,进一步规范交易操作流程,防止合同纠纷。
完善交易平台。5月20日上线运行的斗门区农村集体资产网上交易系统是全省首个区级农村集体资产网上交易平台,有效防止围标串标。今年1月以来,斗门区通过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平台完成交易资产1170宗,其中线上交易181宗,交易更加公开、规范、便捷。
建立不良行为名单。《细则》规定,将拖欠租金、围标串标、占地不退等不良行为人员列入斗门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不良行为名单,视情节轻重,予以3年至10年内禁止在斗门区参与农村集体资产交易活动的处罚。
新闻推荐
11月11日,在位于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南江路的天猫优品服务站,陈喜凤正为“双11”忙碌着。据说,“双11”前夕,她的农村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