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绍德
近日,市生态环境局斗门分局结合污染防治“攻坚50天”的具体部署,对优化生产作业进行错峰生产的重点排污企业开展突击夜查,严厉打击违法偷排等行为。(本报11月27日08版)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自从《环保法》颁布实施以来,环境保护的各项制度都在不断建立和完善,环境行政执法工作也不断地向规范化、法治化迈进。然而,对于地方政府及环保部门来说,眼下所要面临的困难问题有很多。比如,乱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多发生在双休日和夜间,而且持续时间也较短,执法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后第二天派人前去查处,往往空手而归,因而导致很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环境保护重在环境管理,而环保执法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大量的环境违法行为要靠环保执法来制止,如果环保执法手段不够强硬,违法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处,就必然会让违法者产生侥幸心理。
所以,一些环境违法行为难以禁绝,与其说是违法者太过狡猾,不如说是有关部门在执法上缺乏积极主动性,没有拿出真抓实干的态度。不仅环保执法,其他一些行政执法部门在各类日常执法中,同样存在与违法者“捉迷藏”、“打游击”的情况,也时常遭遇“取证难”问题。如查处夜间施工、占道经营、渣土车撒漏、张贴小广告等。因此,相关执法部门必须多开展一些突击检查、夜间检查之类的行动,并应成为一种常态。如此,既是履职尽责的表现,也是维护法律尊严的基本要求。
新闻推荐
斗门“贺你哋”音乐节燃爆黄杨河湿地公园 唱响本土原创摇滚最强音
本土乐队在台上演唱。本报记者赵梓摄本报讯(记者张帆)11月22日晚,2020年斗门区河畔之声乐队秀“贺你哋”音乐节在黄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