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务新村村花海。(资料照片) 斗门田地里栽种的格桑花。 陈买建是土生土长的新村村人,他的10亩晚稻收割后,继续交给村里种植油菜花。
“村里的晚造水稻收割完了,目前正在对稻田进行翻土,将秸秆打烂回田作肥料,为油菜花的播种作准备。”乾务镇新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卫中兴致满满地介绍着村里的“花田计划”。
每年晚稻收割后,斗门不少村民都会利用冬闲农田种植“稻底菜”,新村村即为其中之一。今年新村村将利用两百多亩冬闲农田,通过“水稻-油菜花轮作”模式,种植油菜花、格桑花、向日葵、包心菜等稻底花菜,让冬闲土地“忙起来”,成为近几年斗门春节期间“油菜花赏游”的佳处,并带动村民收入增加。
采写:本报记者张帆
摄影:本报记者赵梓
翻土作业准备种花
随着新村村的晚稻收割进入尾声,翻土机正在稻田里忙碌作业,为油菜花的播种作准备。两个多月后,这里又将披上新的一层“黄金甲”。据了解,今年该村将利用两百多亩冬闲稻田种植油菜花、格桑花、向日葵等观赏性花植,以及小部分包心菜等稻底蔬菜,以多样化的花田景观为春节游作准备。
“种油菜花当然好啦!土壤结块的情况变少了,对农田有好处。”今年70岁的陈买建是土生土长的新村村人,他的10亩晚稻收割后,继续交给村里种植油菜花。
新村村共有1000亩水稻田,每年晚稻收割完到来年早稻播种前,有4-5个月的稻田“空档期”。稻田长时间抛荒,会使土地肥力下降,为此,该村从前几年开始尝试在冬闲农田种植油菜花等,到次年3月油菜花期结束,再聘请专人和机械将油菜花秸秆打烂回田作绿肥,并翻耕土地,交回给农户播种早稻。“效果还是不错的,农田的土壤得到改良,肥力提升,第二年的水稻每亩增产不少,稻谷的质量也有所提升,市场收购价格相应提高,农户的收入同比增加了20%。”陈卫中介绍。
带动当地乡村旅游
每年春节期间,新村村的稻香一路至稻香五路范围内,连片的油菜花盛开,形成靓丽的乡村景致。
据悉,新村村油菜花田已发展为斗门区目前面积最大、规模最集中的油菜花田,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玩,成为春节期间乡村生态旅游的一大亮点。“初衷是为了改善土地肥力,却意外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发展。”陈卫中表示,在区、镇的支持下,村里通过举办“油菜花节”等活动,新村村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游客纷至沓来带动消费,村民不仅获得了实际收入,对村子的自豪感也增强了。“有的村民向游客销售农家小吃、农产品等,实现增收。”
目前,斗门区花田景观越来越多,像斗门镇大濠冲村、小赤坎村和上洲村,莲洲镇的耕管村和十里莲江,都在大力发展“春节赏花游”,以求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
“下一步,新村村需要把"花田"产业链再延长,实现可持续发展。”陈卫中介绍说,比如引导村民发展特色民宿,进行道路提升改造,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与企业合作打造生态旅游景区,发展特色农业等等,带动乡村旅游往纵深发展。“希望利用好这一千亩稻田,绘出"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强"的美好蓝图,让村民都能享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福利。”
新闻推荐
违规住人不可取 消防安全莫大意 市消防部门整治“三小”场所违规住人现象,6家小场所“榜上有名”
本报讯记者苏振华报道:近日,珠海市消防部门联合各镇街针对“三小”场所违规住人情况开展排查整治,发现违规住人现象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