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维国
斗门区共有101个行政村,是珠海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阵地。为此,市农业农村局、斗门区高度重视乡村人才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结合“珠海英才计划”框架和自身实际,打造“1+3+2”全新“斗门黄杨英才”系列政策体系。(本报12月28日02版)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特别是移动互联时代的今天,各种农业新技术、新业态、新应用层出不穷,人才在带动群众致富、推动乡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辐射效应越发凸显,强化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显得更为紧迫。如何培养乡村振兴的急需人才,为人才施展才华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发挥人才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的作用,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课题。
培养乡村振兴人才,要多渠道吸引人才。农村是一片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需要一大批各种类型的人才加盟。这就需要通过政策激励、制度扶持等切实举措,从大专院校、企业单位、打工群体等多渠道吸引人才,让更多乡村振兴人才引得回、留得住,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
培养乡村振兴人才,要多元化培养人才。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科技、管理、经营等各类人才来书写。多元化人才就需要多元化的培养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教育模式,培养乡村振兴需要的各种类型人才。如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育模式,为乡村振兴建设输送高质量人才。
培养乡村振兴人才,要多层次评价人才。破除人才评价的弊端,打通人才评价的“痛点”。论文、学历当然是评价人才的重要标准,但不能唯学历论、唯论文论,而应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注重干事创业能力,树立能力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不断推动农村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为人才创造最优创业环境,让人才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尽情施展才华。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人才振兴离不开一大批有知识、有能力、有干劲的新型职业农民“加持”,带动群众致富,推动乡村建设。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色满园。要多措并举,吸引更多年轻人、更多元化人才到基层去、到农村去,投身乡村建设这片热土,在奋斗中书写最亮丽的人生华章。
新闻推荐
闲置地经改造后环境变得整洁优美。本报记者赵梓摄本报讯(记者张帆)近日,斗门白蕉镇黄家村东和小学东侧一处200多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