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莉做客亲子讲堂。
家长们反响热烈。
拥有健全的人格不仅有利于孩子更好地成长,还可以让孩子更理性地看待生活中的挫折。近日,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一小学德育处副主任、市家庭教育研究会讲师团讲师黄莉做客“德行珠海·亲子讲堂”,带来主题为“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的讲座,从认识健全的人格、引导孩子认识与完善自我、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等方面展开讲座。
采写本报记者苑世敏
摄影本报记者程霖
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讲座开始,黄莉提出问题:什么是健全的人格?
她指出:“一个真正健康的人格中,自我、本能、超我这三个组成必须是均衡、协调的。我们如果想要让自己有一个完善、健康的人格,就应该学会平衡协调自我、本能和超我三者的关系。”
随后,她通过事例讲述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对养成孩子健全人格带来的不良影响。
“有的孩子吃橘子要家长剥橘子皮、上学要家长背书包……这种"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学生过度依赖家长"的现象并不少见。试想,孩子如果不能接受正面的引导,能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吗?被过分溺爱和保护的孩子遇到困难会退却,遇到挫折会失去信心和希望,经受不了打击。”
当今社会中不乏不能正确看待学习、生活中的压力或者与父母、老师产生冲突后选择伤害自己甚至自杀的孩子,还有的孩子因同学的嘲笑或妒忌他人而走上犯罪道路。
“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让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十分必要,家长应当要肩负起这个责任。”黄莉说。
引导孩子认识与完善自我
“要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首先要让孩子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人格。比如每个孩子都不是完美的,他们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引导孩子了解他们的压力来源,认识自身的优点、缺点、爱好、性格等。”黄莉说。
此外,黄莉表示在引导孩子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让他们接纳自己,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我们可以用事例对孩子进行"我能行"教育,让孩子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接纳自己曾经努力过后依旧没有很大改善的不足,多发扬自己的长处,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黄莉指出,在孩子认识及完善自身的过程中,家长的陪伴教育很重要。“家长要亲近孩子,教其反思。让孩子从自身不足中进行总结,再进行自我教育,从而拥有更健全的人格。”
要让孩子学会承担
黄莉在讲座中通过狮子吃猎物的故事讲述该如何教育孩子。当狮子捕捉到一头猎物后,并不会让幼狮先吃。相反,幼狮会被赶开,等到雄狮和母狮吃完后,才让幼狮去吃那些剩下的、难咬的部分。
“这是为了让幼狮从小就明白,美食必须通过激烈的搏杀才能够享受到,未来真实的生活也是如此。在幼狮长到可以自行捕食的时候,它就会被年长的狮子赶出家庭,开始独自在自然中训练生存能力。如果因为爱把一头幼狮留在身边,一旦它失去父母并且自己尚无力独自生存时,就会面临生命危险。我们教育孩子也应该如此,让孩子拥有独立能力很重要。”黄莉说。
她建议家长要多跟孩子说这样的话“这由你决定”“这是你的责任”“不管你怎么想,这由你选择”。
“一旦孩子作出决定,家长就要让孩子知道,他要对自己所做出的选择产生的后果负责,让孩子学会承担很重要。”
要重视孩子
受挫能力的培养
“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让他们遇到困难后能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勇气。”黄莉说。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黄莉指出,家长要让孩子有随时迎接困难的思想准备,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不能轻易退却。此外,她表示,家校共同培养孩子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我相信具备健康心理和经受过挫折教育的孩子将来会成为生活的强者。”黄莉说。
随后,她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事例讲述不正确的挫折教育方法。“比如有的小孩不小心摔倒在地上,家长会大声骂"地太硬了,让我的孩子磕倒了",这样孩子可能以后遇到问题更容易把错误归于他人;还有的小孩因为种种原因不想去学校,家长会纵容孩子这种不好的选择,结果就是孩子越来越不喜欢校园生活。”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黄莉指出,家长要教会孩子在受到打击的时候勇敢面对,学会面对自己,知道“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此外,还要学会面对父母,学会面对挫折,不怕“丢脸”,用乐观的态度迎对挫折。
讲座最后,黄莉邀请听讲座的家长共同探讨“拥有健全人格的人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品质”?
家长们积极参与讨论,各抒已见:“要学会宽恕他人,善于与人沟通,拥有创新力,经常保持微笑,学会与别人分享喜悦,保持一颗童心,与他人愉快相处等。”
新闻推荐
1.6公里“串园段”将于本月底正式对外开放 板樟山步道项目如何建成?
施工紧锣密鼓。步道蜿蜒绵长。经过6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备受市民关注的板樟山步道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1.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