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街道怡景社区大姑乸村。本报记者 曾遥 摄
□本报记者马涛
大到管网改造、环境美化、设施完善,小到更换木椅、安装路灯、修理护栏等细微之处,居民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通过“民生微实事”得以化解。大家纷纷感慨“生活在香洲真是太幸福了”。
记者日前从香洲区获悉,6年来,全区共审批“民生微实事”项目253个,覆盖全区92个社区,截至目前,已完工246个。香洲区群众生活不断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启动“民生微实事”项目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据介绍,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充分发挥党代表工作室平台作用,快速解决社区居民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香洲区于2015年启动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解决党代表到社区开展活动时收集到的群众关注度高、受益面广、社会效果好、资金量不大、与老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惠民小项目。
项目启动后,香洲区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出台配套文件,扩大党代表工作室团队,不断创新“民生微实事”项目,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完善社区治理。
党代表固定开展活动。每个月第二周的星期二,党代表结合领导干部“相约周二”活动,组团到驻室社区联系服务党员群众,针对居民反映的实际问题,提出“民生微实事”申报项目。
针对居民意见审批项目。社区党委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协助填写“民生微实事”项目资金申报表。镇街通过实地考察对项目进行初审并加具意见上报审批。区委组织部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对“民生微实事”申报项目进行审批。
各单位及时推进实施。项目获批后,社区居委会在小区进行公示,区财政局按照规定完成资金拨付,各镇街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及时推进项目的实施建设。
“百姓点菜,政府埋单”
解决了群众身边烦心事
“民生微实事”项目通过最短路径、最快速度,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急事、难事,实现群众“家门口的烦恼在家门口解决”。
吉大街道怡景社区大姑乸村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共360多户,大部分楼房出租,居住人口1500多人,较为密集,村内基础设施配套落后,没有物业公司管理。由于资金不足,始终没有解决照明问题,影响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党代表了解情况后,申请15.42万元“民生微实事”项目资金,安装路灯66盏,解决了全村照明问题。
狮山街道光明街91号至97号、38号至42号是1985年建成的无物业管理的开放式小区,小区内杂草丛生、杂物乱堆、滋生蚊虫、道路损坏严重。党代表现场调研后,申请15.3万元“民生微实事”项目资金,平整地面,铺设人行道砖,增加居民休闲活动场所。
拱北街道岭南社区侨岭街一巷由于年久失修,路面凹凸不平,地下管道堵塞,墙体脏污脱落,经常有污水横流现象。党代表了解情况后,申请13.72万元“民生微实事”项目资金,疏通地下管网,修复路面、墙体,通过彩绘设计施工,将侨岭街一巷打造成网红打卡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微实事”心系“大民生”
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据统计,6年来,全区共审批“民生微实事”项目253个,涉及项目资金1878.38万元,覆盖全区92个社区,项目内容包括路灯安装、破损路面修复、污水管网改造、护栏扶手安装、小区闲置地改造、背街小巷环境提升等。
接下来,香洲区将继续把小事做精致,把大事做精彩,让社区党委工作有推手、居委会服务有抓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香洲力量。
新闻推荐
由我司开发位于珠海市香洲区金鸡路288号诚丰圣诺大厦已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竣工验收,具备交付条件,现定于2021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