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焕松
为深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媒体监督对市场监管工作的促进作用,凝聚起政府与媒体改善民生、维护权益、推动发展的共治合力,近日,市市场监管局召开机关作风监督员聘任仪式暨见面交流座谈会,聘请1名政协委员、8名媒体工作者作为该局监督员。(本报1月27日05版)
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需要勇气。机构改革后的市市场监管局职责繁重,任务艰巨。正如新闻报道中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所言,该局涉及职能多、业务领域广、监管对象庞大,与市场主体、消费者、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这次聘请政协委员、媒体工作者担任该局监督员,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机关作风好坏,关系到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关系到企业和群众对营商环境的满意度。去年以来,珠海市开展深化机关作风专项整治和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取得良好成效。但机关作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必须持之以恒、长抓不懈。面对前不久市委八届十次全会提出的“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要求,有关部门要持续拧紧机关作风的“发条”,进一步深化机关作风专项整治,不断拓宽社会监督途径,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知名人士中聘请监督员早已不是新闻,应该说这是一件好事。但也要看到,一些单位热衷于搞形式主义,使社会监督沦为走过场的也不在少数。对此,要保持高度警觉,在谨防社会监督走样变形的同时,政府部门要主动放下身段,为监督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为监督员履职创造良好的环境。除了召开座谈会外,还要加强日常沟通和联络,为监督员开辟更多的监督检查渠道,尤其是对监督员反映的情况,要做到“条条有整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才能确保监督工作规范有序运行。
此外,监督员也要坚持客观原则,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发挥好社会监督的作用。一方面,加强市场监管业务知识学习,提高监督履职能力,为监督工作打好扎实基础;另一方面,勇于担当和作为,认真当好监督员、联络员、宣传员等不同角色,坚决不辜负政府部门的信任。既要积极为政府部门“挑刺”,提供有见解、有分量的“真招”和“实招”;也要把企业和群众的呼声,特别是市场主体最关心、社会最敏感、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问题,及时传递给政府部门,成为两者中间的纽带桥梁。
机关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勇于面对问题,积极对症下药,切实发挥好监督员的积极作用,就能根除“机关病”,提升机关作风水平和工作效能,为推动珠海经济特区“二次创业”加快发展提供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和营商环境。
新闻推荐
情暖冬日 留珠过年 致全市“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倡议书
全市“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的经济形势,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