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廖明山吴梓昊)垃圾堆变凉亭、废猪栏变公园、雨污分流、三线下地……乡村振兴样板村建设如火如荼,斗门区斗门镇新乡村如今变了模样。
1月30日,记者走进新乡村看到,村道、巷道干净整洁,村内文化活动中心、健身广场、篮球场、凉亭、路标等设施一应俱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行走在斑驳的青砖房前,一砖一瓦间,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漫步在崭新的栈道上,清风吹拂竹林,美丽乡村画卷尽收眼底。
据了解,新乡村样板村建设总投资2000万元,重点围绕道路提升、雨污分流、三线整治、环境及风貌打造、绿化提升等方面开展,包括文化中心及广场改造提升工程,休闲栈道建设及健身设施增设等新建项目。
“村里有40多间青砖房,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我们计划将其打造成民宿,目前已对外出租了5间青砖房,计划春节后动工改造。”据新乡村党委书记李洪安介绍,新乡村自然环境优美,但产业单一,以耕种为主。展望未来,该村将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民宿吸引游客,带动产业发展。
1月初,新乡村首个由村民利用自家住宅打造的民宿“观沥山月里”开业。“我们这共有11个房间,每个主题都不一样。”观沥山月里民宿负责人周颖欣如数家珍般地向记者介绍。她说,近几年看到家乡的变化越来越大,希望能够通过开办民宿的方式助力家乡发展,带动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
新闻推荐
珠海严控供澳花卉质量安全,保障澳门节日市场供应安全顺畅。本报记者程霖通讯员李学良摄本报讯(记者许晖)特丽沙、红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