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区连洲镇莲江村道路整修一新,路灯风格别致,成为美丽乡村打卡点。南方日报记者钱文攀摄
南方日报讯(记者/胡钰衎黄鹤林)2月4日,珠海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民生微实事”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全面启动“民生微实事”工作。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珠海将投入3亿元专项资金,解决市民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
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市长姚奕生、市政协主席陈洪辉出席会议。珠海市副市长胡新天对全市开展“民生微实事”工作作了具体的部署,市民政局、斗门区、香洲区香湾街道主要负责人作了表态发言。
去年民生支出占比近七成
会上,郭永航指出,“民生微实事”工作是珠海市委酝酿已久的重要工作。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要在开局第一步迈出新气象,抢在春节前召开这个会议,就是希望迅速铺开这项工作。
据了解,近年来,珠海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2020年,珠海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8.1%,民生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此同时,对标先进地区和群众期待,珠海在民生服务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存在“事办了但群众不知道不了解”“事办了但群众不认可不满意”“对群众所需没有想没有办”等问题。
所谓“民生微实事”是指群众关注度高、受益面广,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群众热切希望解决的惠民小项目,分为服务类、货物类和工程类,主要集中在完善村居文体设施、加强人文关怀、强化村居安防、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体现科技惠民、丰富公共服务供给、提升村居绿化品质等方面。
珠海已成立了市“民生微实事”工作领导小组,由郭永航任组长、姚奕生任副组长,负责统筹全市“民生微实事”项目的组织实施,协调解决经费预算、跨区项目等重大问题。
郭永航指出,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可能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许是房屋漏雨、修桥补路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开展“民生微实事”就是要以“微”见“著”,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他同时强调,要切实做好资金控制,防止随意扩大化,有多大力气就使多大劲,决不能不顾物力财力和实际需要大干快上;要从严把好项目审核,不搞撒胡椒面、大水漫灌,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要严格规范项目审核流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确保“民生微实事”在社会监督和阳光下运行。
工程项目单项资金不超50万元
根据珠海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全面实施“民生微实事”的指导意见》,“民生微实事”原则上不含小区物业服务企业等其他社会主体应承担职责范围内的项目,不与市、区政府在建、拟建的政府投资项目、政府部门职责范围内事项重复。
其中,服务类、货物类项目单项资金原则上不超过20万元,工程类项目单项资金原则上不超过50万元,不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如属政府集中采购目录项目,按政府集中采购相关规定执行。
资金额度方面,第一年将安排全市“民生微实事”专项经费3亿元,并根据实际需求情况及时调整资金规模。所需资金由市、区财政按1:1比例分担,纳入市、区年度预算安排。“民生微实事”专项经费应通过新增财力安排,避免对原有民生支出产生挤出效应,确保切实有效增进民生福祉。
项目征集方面,社会组织、社区自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等各类组织及“两代表一委员”、党员、村(居)民代表、村(居)民小组长、楼栋长、网格员、居民群众等个体,均可作为“民生微实事”项目申报主体。
村(社区)作为“民生微实事”项目征集主体,负责组织发动、协调辖区各类组织和居民群众参与项目征集。
村(社区)采取集中征集和日常收集相结合的方式,原则上集中征集每季度一次。
项目征集可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线上通过“民生微实事”云服务平台接受项目申报;线下由村(社区)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征集,并指导协助申报主体填写《珠海市民生微实事项目征集申报表》。
新闻推荐
珠海港集团绿色债权融资计划成功发行 募集资金投向绿色产业项目
本报讯记者康振华报道:2月3日,珠海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港集团”)2021年度第一期绿色债权融资计划“21粤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