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钟夏
舒适的公共休憩空间、绿植花草装饰点缀的街角,文化墙绘、光影长廊……走进横琴石山村、向阳村等自然村,活力、优雅的新气息扑面而来,村居街角呈现着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微改造背后有大提升。这一处处有创意、有温度,赏心悦目的景观背后,是横琴深耕“物业城市”治理模式,为促进村居高质量发展而进行的有力探索。
自2019年1月以来,横琴“物业城市”平台企业——大横琴城资公司组建专业物业团队,进驻横琴新区9条自然村,成立村居服务中心,通过实践“物业城市+社区”服务模式,从村容村貌、设施维护、秩序维护、环境美化、社区活动等方面为村民带来了不一样的生活体验。
与此同时,横琴新区在深化村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村居物业小区式管理等工作同时,专门成立了一支“微改造专项调研队伍”,对村居基础设施、功能配套、人居环境等现状进行摸排考察,联合村委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充分了解居民需求,最终规划了以“一村一品、一地一景、一角一韵”为目标的“微改造”方案,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开展差异化的特色景观及空间功能改造升级。
石山村的“welcome”灯光街、向阳村的“倚月桥”“景观台”、下村的时光艺术广场、三塘村的古典风韵园林……入眼皆变化,处处是新景。各村居设施功能及景观进一步提升,居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今年65岁的居民谢阿姨从小就生活在石山村,看着微改造带来的变化,她感叹道:“如今村居变得更漂亮了,现在出门就有休闲广场、美丽庭院!”
近年来,横琴新区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关注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持续改善提升民生,借助原创的“物业城市”模式,把工作聚焦在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上,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瓶颈。
在线上,依托“物业城市”APP平台“一键上报”功能,结合激励奖励措施,为市民提供一个参与城市治理的便利平台,实现“有事情,一键报”,任何城市治理的大事小事均可通过手机端轻松上报和抢单处理,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到城市治理工作中。
截至2020年底,“物业城市”APP上报有效案件总数量超过4万宗。其中,车辆乱停放、道路保洁、暴露垃圾三类为主要上报案件类型,通过“政府+大物业公司+社会组织+市民”多元参与,民生小事也能及时、有效解决。
过去城市治理难以根治的“牛皮癣”问题,在“物业城市”模式下迎刃而解。“横琴首创的"物业城市"这一模式,已经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模式。”横琴新区综合执法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聚焦群众需求,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让文明城市建设成果更好为群众所共享。
新闻推荐
建筑面积约79平方米户型样板间受访者供图日前,位于珠海横琴一体化规划中城市新中心的都会四季营销中心开放,吸引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