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社区公益项目认购展示会节目表演现场。
2月4日,翠香街道“同舟共济·匠心如初”第七届社区公益项目认购展示会举行,展示会首次采用视频号网络直播方式,市民朋友通过网络直播,和现场嘉宾一起感受家门口的文明正能量。
记者从展示会上获悉,今年有41个公益服务项目落地实施,获得逾192万元的扶持资金,将为居民提供更多接地气、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的便民服务,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采写:本报记者马涛
摄影:本报记者曾遥
首次采用视频号网络直播方式
传递人人公益理念
据介绍,本次展示会首次采用“视频号网络直播”的方式,前期经过充分宣传,活动吸引逾1万人次观看和点赞,为公益翠香聚拢人气,传递人人公益理念,促进市民对公益的了解。
在线上直播间,除了能实时观看主会场的动态、了解社区微公益的发展历程以及为社区带来的改变,翠香领航社会组织发展统筹中心更是依托“商居联盟”资源共享平台,联合中粮集团、珠海菌香园等多个商家送出总价值超过7万元的福利,为居民朋友带来实惠与惊喜,并倡导大家响应疫情防控政策尽量留珠过年。
当天,翠香街道还对2020年度“社区微公益”优秀义工、优秀项目、优秀组织代表,18家爱心企业进行了表彰,为2021年度社区观察员颁发聘书,并为翠香街道兴业社区社团联合会授牌。
培育社区自组织133家
带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近年来,翠香街道一直大力培育社区自组织。记者从会上获悉,自2017年以来,翠香街道联合翠香领航社会组织发展统筹中心,依托居民组织化、活动规范化和服务公益化的“三化”工作路径大力培育社区自组织,从自娱自乐到睦邻互助,翠香街道社区自组织不仅有了量的积累,更有了质的飞跃,涌现出“福宁齐共乐”“红色家风代代传”等多个自组织品牌项目。
与此同时,翠香街道开始探索培育社区级枢纽组织——翠香街道兴业社区社团联合会,以期联合居民力量,共建美好社区。截至2020年底,翠香街道共培育了社区自组织133家,组织成员超过5000人,其中36家自组织承接了社区公益项目,共开展活动1154场,累计服务居民近3万人次。除此之外,自组织成员积极参与所在社区的美丽空间微改造,越来越多居民共创温暖的社区公共空间,社区环境更美,居民关系更融洽。
首开先河建立社区观察员队伍
完善社区公益项目监督管理机制
2019年,翠香街道首开先河,招募社区里热心公益、有想法又愿意贡献力量的居民,建立了社区观察员队伍。经过两年的探索,依托“选育用留”的培育路径和“看听记报”的参与方式,翠香街道已经形成了规范的社区观察员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公益项目的监督管理机制。
2020年下半年,14名候选人通过了考核,正式成为社区观察员。这批观察员队伍未来将继续深入社区公益项目全流程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担任监督者、评审员、代言人的角色,为社区公益建言献策,推动公益理念深入人心。
“今年有幸再次被聘为翠香街道社区公益项目观察员,我感到非常荣幸。我知道想当好观察员,必须要有责任心和事业感,通过参加活动,我个人获益匪浅,了解到很多实践经验与项目成果,获得感和幸福感满满。”来自山场社区的观察员种玉莲说道。
今年41个公益服务项目落地实施
解决居民身边小事急事难事
翠香街道开展社区公益活动硕果累累。七年来,翠香街道分别以“开启社区公益时代”“奔跑吧,微公益!”“让改变发生”“让改变看见”“激活社区之美”“匠心微公益·美丽大翠香”为主题举办社区公益项目认购活动,共获得71家爱心企业、822位爱心个人、3家基金会的公益捐赠603.2万元,开展309个社区微公益项目,举办服务活动6138场次,服务残障人士、失能及高龄长者、儿童青少年、困难家庭等超过43万人次。
今年,翠香街道认真贯彻落实珠海全面启动“民生微实事”工作要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第七届社区公益项目聚焦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深化社区营造的“人”“文”“地”“产”“景”五大发展议题,开展党建引领、解急救困、睦邻互助、为老服务、儿童友好、文化促进、垃圾分类及美丽空间等十大主题服务,以居民需求为本,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培养居民的公共精神。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翠香街道有41个服务类项目落地实施,包括互助同乐·魅力军嫂、亲子绘本阅读快乐营、欢乐花灯在新村等,随着这批项目的落地实施,将陆续解决居民身边的小事、难事和急事,并引导居民关注自己的社区,更多地参与社区治理,营造人人公益的氛围,令邻里更和谐,社区更温暖。
新闻推荐
卢卫平生于湖北红安,现居珠海。著有诗集《异乡的老鼠》、《向下生长的枝条》、《尘世生活》、《各就各位》、《浊酒杯》、...